本报讯(董小辉记者汪伦)2015年,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入试点期。我市将通过三年的努力,逐步构建“一屏一网、三廊三片、三群三区、一鹤凌云”的总体空间格局,到2017年,针对白城市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和水文化等六个方面的特点,建设九大体系,即形成循环通畅的河湖连通体系、科学合理的防洪减灾体系、系统完整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点面结合的水环境治理体系、高效节约的供用水保障体系、健康持续的湿地恢复体系、优美稳固的绿色生态屏障体系、人水和谐的城市生态廊道体系、多元融合的涉水文化体系,最终实现“水碧颐绿、水美怡人、水善宜民”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
根据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我市计划投资134.94亿元,围绕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以江河湖沼水系连通为重要举措,以湖泡湿地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为重点,突出城市自然资源优势,融合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工业文化,强化草原湿地城市特色,统筹形成完善的水生态保护格局,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北方草原湿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目前,我市围绕2015年度建设目标和工程布局,已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各项建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