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亮徐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在洮南,田地里、市场里、专业合作社里热闹非凡,农民群众购买生产资料、检修机械设备、研究种植品种、查看网络信息…….古城大地,处处一派人勤春早忙备耕的喜人景象。
年初以来,该市积极引导农民加快将手中余粮销售变现,增强自我投入能力。目前,农民已销售粮食22.95亿斤,已基本完成销售量;通过政策补贴、农民自筹、农信贷款等途径,备春耕生产共需的8.4亿元资金目前已到位7.7亿元。计划用种6500吨、化肥15万标吨、农膜1500吨、农药350吨。截至目前,该市种子入户率达到90%,化肥等其他物资入户率达到70%以上。
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抓住春耕前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水源工程建设,积极搞好抗旱设施的检修、维护和配套工作,为春耕生产提供水源保证。目前,该市水库蓄水量为5560万立方米,同比去年减少19.5%,旱田缺墒面积仍有220万亩,为了确保适时播种,该市全力做好“两抗一保”(抗低温、抗春旱、保全苗)工作,根据目前地温较低的情况,加大力度进行地膜玉米和膜下滴灌的推广,同时积极组织各乡(镇)加快对水源井的调试检修工作,确保能够及时投入到抗旱生产。
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农业、农机、市场监督等涉农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整顿力度,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生产资料行为,坚决查处坑农害农案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截至目前,相关执法部门已对全市城乡农资经销商户进行了全面检查,检验农机设备5000多台,全市30多家农机合作社的200多台大型农机设备已检修过半。
加强指导服务。该市充分利用冬、春的有利时机,采用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共集中培训办班330余期,直接培训农民4.9万余人次,间接带动农户6万户。备春耕期间,在服务指导工作上,该市成立农业技术服务小组,加强科技培训,指导广大农户应用膜下滴灌、地膜玉米、测土施肥等各项技术,提高春耕生产质量,增强抗旱减灾能力,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