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您有什么事?”
“同志,我能帮上您什么忙?”
走进大安市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中心公安户政窗口,你总能看到一位身着警服,脸上永远带着甜甜笑容的女民警。她就是在大安市公安局户政服务窗口工作了11年的女户籍民警张淑波。
一颗恒心投入工作
2004年走上公安户政工作岗位后,张淑波便承担起了市区长虹和慧阳两个街道共计4.5万余人的户籍管理工作任务。上岗伊始,张淑波对有关户籍政策、规定进行反复学习,并不断向老同事请教,很快就熟悉掌握了户籍管理有关政策规定和业务知识。为了高效开展工作,她放弃了周六周日休息时间,起早贪黑对自己管理的人口信息和户籍档案进行清理核对,经过3个多月的辛勤工作,完成了4.5万余人的核对任务,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在2007年“二代证”换发攻坚战和2010年农村养老保险办证高峰期,张淑波既要受理群众办证业务,又要整理、汇总、上传图像和数据,每天都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连续两个月没有休一个公休日,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誉。十余年来,经张淑波办理的几万笔业务始终保持着“零差错”的优良记录。
一颗爱心对待群众
多年来,张淑波全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爱心、诚心、热情接待每一位办事群众,矢志不渝地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2011年6月5日是端午节假期,张淑波正在家里忙家务,一位户籍在大安,人在外地读书的学生给她打电话说,自己的二代身份证丢失,急需一份证明和临时身份证,如果今天证件拿不回去,就影响中考了。张淑波听后在安慰他的同时放下手里的家务,打车来到政务大厅,用最短的时间办理好了相关证明材料。像这样休息时间接待办事群众,对张淑波来说已是常事,例子多得不胜枚举。
在每年春节过后外出打工人员办身份证以及8月下旬学生入学迁移户口业务量陡增的特殊时间段,张淑波都带头加班加点开展延时服务,她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来到工作岗位一直工作到中午12点多,晚间加班到7点多更是经常事儿。2014年1月,大安市公安局开展“六走进”志愿服务活动。张淑波主动与本市慧阳街一家托老所的孤寡、残疾老人结对子,将业务工作与服务慰问老人活动结合起来,经常自费购买水果和日常生活用品给老人们送去,同时还带着照相机上门为托老所11位孤寡、残疾老人照相办理二代身份证,并将办好的身份证送到老人们的手中,老人们感动得见人就说:“张淑波真是我们的亲闺女啊!”
据统计,近年来,张淑波为群众上门送户口本、身份证2000余件次,为困难办事群众垫付制证费、户口本工本费等费用达4000多元。她的爱民真情换来了办事群众的真心爱戴,11年户政窗口工作“零投诉”便是张淑波同志工作业绩的最好印证。
一颗公心履行职责
人情社会,公私分明是张淑波坚守的原则。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同学、亲友来找她,有的为了孩子当兵或结婚让她给改一下年龄,有的为申办城市居民低保让她给变更一下户别,凡遇到这样的事情,她都一概予以拒绝,为此她得罪了很多人。
2007年10月,张淑波父亲的老同事来找她,说他表弟的孩子要结婚,但真实年龄比法定结婚年龄小了一岁,让她把年龄增加一岁,并给办一个身份证。张淑波对他解释说:“这件事办不了。”并把户口变更政策讲给他听,他还没等张淑波说完,就十分不理解地说:“亏你是我瞅着长大的孩子,这点事都办不了?”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还有一次,张淑波一个最要好的初中同学来找她,说她已经托人为母亲申办了城市居民低保,只差母亲的户口是农业户口,让张淑波给改成非农业户口。她同样是没听张淑波解释完,扔下一句“我再没你这个同学”的话拂袖而走。
由于张淑波坚持原则“一根筋”,亲友和同学们都说她没有人情味。但是对待符合政策规定的生活困难群众她却“很开事”。长虹街十委九组17岁的女孩张某某父母离婚多年,她被判给母亲抚养与母亲同在一个户口上。几年前母亲弃她远走,父亲卧病在床,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扶养她的奶奶想为她申请低保。但由于其母亲是户主,民政部门不给办。张某某的奶奶哭着来找张淑波求助。张淑波主动与委主任、辖区民警核实,又协调街道出具证明,为张某某变换了户主,使张某某办了低保,解决了她一家人的生活难题。
辛勤耕耘使张淑波获得了多项荣誉,她连续8年被大安市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中心评为优质服务标兵,40余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多次被大安市公安局嘉奖,2008年10月被白城市公安局荣记个人三等功。面对诸多荣誉,她始终以一颗“俏也不争春”的平常心对待,一如既往把自己对公安户政工作的执着和热情投入到群众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