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推动白城新一轮发展振兴”的大旗在瀚海大地上迎风招展,2015年,白城经济开发区如何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记者采访了中共白城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刘福彪。刘福彪表示,2014年,在宏观经济走势趋缓、换档回落的情况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及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开区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大好局面。今年以来,经开区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统揽,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民生福祉为目标,以转变工作作风和全面提升素质为保障,力争在重点项目建设、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环境优化、民生实事落实、加强党建引领等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同时借助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所带来的有利因素,凝心聚力,创新突破,从而实现今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的目标。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刘福彪介绍,经开区的首要职能和根本任务就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今年经开区招商引资将围绕云计算产业园、行走机械与零部件产业、商贸与物流三个产业开展招商。续建和新开3000万元以上项目共有19个,总投资664.1亿元。在续建项目上,将加强调度,强化服务,切实帮助解决续建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白城云计算产业园、清水模板生产线、文化综合体、建材家居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如期开工续建。对新开项目,全程开辟项目服务通道,破解制约项目加快运作的土地、资金、市场等瓶颈因素。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包保目标责任制,做好统筹服务和贴近服务,确保转向臂锻造、汽车原线、汽车线束总成、四季盛宝搬迁改造四个扩能改造项目、年产500万盒蒲地蓝消炎片项目,以及汇金、华威、钻石三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如期开工建设,按期建成达效。
强力推进转型升级,在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
刘福彪指出,坚持“兴工强区”和“兴商富区”是经开区突出区域特色,相对错位发展的两个战略。在做强做优工业的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活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使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实现转型升级。
“兴工强区”是围绕汽车与零部件、生物与制药、纺织与服装、煤电与新型建材四个产业园,吸引域外企业来园区创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规模化发展。同时,做强做优行走机械工业、医药工业。
“兴商富区”是在全力推进建材家居、融展汽车、宏达农机三个物流产业园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义乌·白城小商品批发市场、杂粮杂豆物流大市场、白城欧亚三期投资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推进城区文化综合体建设,着手编制《白城经济开发区服务业发展规划》,以规划为先导,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
刘福彪颇有感慨的说,打造良好的环境,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在硬环境建设上,经开区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区为目标,加强规划管理、增强承载能力,以国家相关投入和棚改为契机,积极争取项目,改造提升区内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启动实施好亚行贷款基础设施项目、加强生态建设、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着力探索小区管理新模式,逐步形成切实管用的长效管理机制。
软环境建设上切实在“服务”二字上见真功、看实效。继续加强政务大厅建设,构建“虚实结合”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涉软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强化责任追究,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扫清障碍。
强力推进统筹协调,在惠利民生上取得新突破
刘福彪满怀信心表示,经开区今年在民生民利民安建设上将再创新绩。
经开区民生工程建设有三项。一是面积为15.5万平方米,户数为1257户棚户区改造。二是二龙村新型社区功能完善。三是加快农村绿色农产品种植园、标准化生态养殖园的建设。
民利民安工程建设是通过打造宜居环境、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开展“平安经开”、推进安全生产、加大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平安指数和平安建设的工作水平。
强力推进党建引领,在素质提升上取得新突破
刘福彪说,经开区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加快崛起振兴的目标,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起着关键作用。为此,经开区强化党建引领,实施“五个从严”,开创党员干部素质建设的崭新局面。
一从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从严考核党建工作。二从严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的表率。三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强化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教育、加强警示教育和法纪教育、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切实解决“为官不为”问题。四从严抓好基层基础工作。通过选好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切实加强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建设等工作方面的水平。五从严强化纪律刚性约束。继续强化正风肃纪,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始终保持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