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梁凯王桂林)为进一步满足我市老同志精神文化需求,丰富老同志晚年生活,白城老年大学从拓展课程门类,改善学习环境入手,倾心打造老同志精神文化乐园。
今年初起,在市委的关怀下及市老干部局的支持下,白城老年大学在办学场所、资金都十分紧缺的困境下,动脑筋、想办法,通过“调、腾、挪”等举措,解决了新开设的舞蹈、电子琴两个专业班的教学场所问题,致使该校的课程从原有的绘画、书法、音乐、题画诗4个门类拓展至现在的6个门类,入册学员近200人。在改善学习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筹资为音乐班教室加装了隔音壁板,为舞蹈、电子琴班教室铺装了环保地板,添置了30台电子琴及配套桌椅,从而为学员们创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
为了办好办活教学,白城老年大学坚持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了书画笔会、诗词朗诵、主题班会、文艺表演、元旦联欢等异彩纷呈的活动,力求大型活动有声势,纪念活动有新意,日常活动有特色,多渠道地发挥老年大学文化的导向、教育、陶冶、塑造和凝聚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活动,激发起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审美情趣,也让学员们感受到“家”的快乐。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白城老年大学注重“名师效应”,任课教师多是聘请资深的专业人士。在课堂教学上,要求教师将知识传授、技能掌握、文化熏陶三者统一起来,使学员每节课都能学到新知识、新技能,并通过专业文化知识与思想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养。在教学手段上,大量采用电教授课,教室都配有数台多功能大屏幕电视,用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