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城中医院不乏德术兼修、学验俱丰、不让须眉的巾帼名医,堪称一簇光彩夺目的“中医院花”,一面独树一帜的“娘子军旗”。市名中医、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尚百艳就是这簇“中医院花”里娇艳的一朵,这面“娘子军旗”下的佼佼一员。医海浩淼“勤”可渡
“医海浩淼何是岸?惟有执著勤可渡。”这是尚百艳对自己多年来恒心苦读,勤奋求索,收获成功的深切感受。也是她业成于思,业精于勤的真实写照。1993年10月,22岁的尚百艳以优异的成绩从长春中医学院毕业后,次年就职于白城中医院,当了一名内一科医生,师从省名中医吴铁。自此开始了从医生涯,开启了杏林苦旅,立志勤渡医海,执苦成医,岐黄济世。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至今一路风尘走过了20年。20年间,她从未间断对中医药学的求索,对心内科疾病的钻研。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她都不敢丝毫懈怠,对自己的要求几近苛刻。白天在院里心神专注,勤于职守。夜晚在家里挑灯苦读,熬至星落。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担心她这样下去会搞垮身体,劝她多些休息,少些熬夜,但她总是劝慰父母说:“放心吧,我是一副铁身子,不会累垮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硬是凭借这种滴水成石、魔棒成针的毅力,潜心攻读,博学强记《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温病》素称中医学四大经典书籍及《本草补遗》《验方集》等诸多医著,撰写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从中寻求古训,博采众方,并验之于临床实践,仅临床报告就写下上千份。不断付出,不懈攀登,使得她的知识羽翼渐丰,业务能力显强,在众人中崭露头角,很快就成为院里的一名业务骨干,也赢得了领导和同行们的一致赞许。
20年间,尚百艳的每一步跋涉都是勤奋的、踏实的、不同凡响的,从一名普通医生到内一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乃至市名中医,这些荣誉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她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诠释着“医海浩淼勤可渡”这一人生奋斗的哲理。
医术万仞“志”可攀
在尚百艳的心目里,作为一名医生,除具备高尚的医德和情操外,还必须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信守“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医生誓言。基于这种认识,她醉心于医术上的探索,汲取于众家之所长,认真揣摩,求真求微,力求医术精益求精。在医术求索之旅上,她得到省名中医、糖尿病专家、白城中医院副院长吴铁的口传心授,精准点拨,让她终身受益。2008年起她相继进修深造于北京安贞医院及其他大医院心脑专科。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提炼,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特色和治疗方法,医术日趋娴熟精湛,得心应手,临床疗效日渐凸显,确凿有据。她发表在中国健康报、中国医学论坛、中国中医药报等国家级报刊的40余篇学术论文,引起省内乃至国内医疗界的关注,其中《安神复脉汤治疗复杂病心律失常96例》、《诊治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心得体会》、《益气养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4例》、《中药汤剂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观察》等四篇论文获得了医学专家和学者的好评。她主持内一科运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各种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缺血性脑卒中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尤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愈率高达98%以上。正是源于她在治疗内心疾病的显著效果,市内外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来自黑龙江大庆、内蒙古兴安盟等临近地区的患者。
2010年3月,一名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晚期的患者,辗转白城多家医院求治无果,最后慕名求治于尚百艳。她经过认真细致地查体,结合辅助检查结果,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选方配药,分期服治。患者服用一周后病情明显好转,半月后患者病情转危为安。患者出院以后,尚百艳坚持定期跟踪随访,及时调整方药,直至今日,患者病症完全消除,生活正常,行动自如,熟识患者的人都说看不出她是个病人了。
2012年10月,一名来自市内的40岁男性患者因剧烈胸痛入院,尚百艳看过心电图,很快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她同她的溶栓团队立即对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抢救治疗,20分钟后,患者胸痛症状完全缓解,半小时后心电图抬高ST段回落到等电位线,脱离了危险,最终抢救成功。令患者及家属感激不已,并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精辟的医理、精湛的医术,让她也随之声名鹊起。如今,她身负着白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老年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等多个医学机构及团体的重要角色。
医心无尘“情”可融
尚百艳崇尚名家大医的医术,更崇尚名家大医的医德。从医20年来,她坚持廉洁行医,恪守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不炫虚名,不谋其利,奉行“等心施治,勿轻贫贱”的医家古训。她认为:“不炫虚名,不谋其利,等心施治,勿轻贫贱,这是当一个医生必备的一种医德。医者,就应该心里时刻装着患者,对患者全心全意负责,更不能恃己所长,专心谋取财物。”对此,她既行成于思,又行胜于言。平日里,她对患者总是亲切热情,视作亲人,认真诊治,用情服务。多少次,她晚间下班后刚端起饭碗,手机就响了,有的急诊患者要她亲自会诊,她马上就放下饭碗赶到医院来了。对于这样的情况她和家人早已习以为常了。对住院的农民患者她更是情深有加,经常嘘寒问暖,给以照顾。她认为,农民挣钱不易,治病钱要省,但疗效不能省。为了满足一些患者的求治心愿,她超负荷坐诊出诊也成了家常便饭。对待病人的真情铸就了医患关系的融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许多病人感慨到:尚医生不仅理解病人、同情病人、热情可亲,而且病看得也好,让尚医生看病,治愈就有希望了。
施治不图报,柔肠女医心。从医至今,尚百艳没有受理过一封投诉信,没收取过一回红包,而是始终以高尚的医德维护圣洁的领地。有些经她手治愈的患者或家属为了表达感谢之情,常会悄悄送给她红包,但她从来都是婉言谢绝,诚心实意地劝说道:“心意我领了,治好病是我们医生的职责,不需回报,虽然患者的病好了,但还需要加强营养,用钱的地方还很多,医生和病人本是朋友,你们若是把我当做朋友,就把红包拿走。”
二十载岐黄济世,二十载杏林苦旅。她的成长历程同她的奋斗成果一样,不但镌刻在她情系一生的中医事业上,也成为激励她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奋力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