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市场饱和、OTT替代加剧、传统业务衰退、“营改增”落地、移动转售启幕……电信行业进入中低速增长期;4G网建压力巨大、业务转型时间急迫、营销费用持续压降、员工士气日渐低落……电信运营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内忧外困。
怎么办?如何迎着互联网的方向,以变应变,破解难题,发掘新增点?地处人口小省、经济小省的吉林移动,面对基础能力差、管理方式粗放、社会口碑日趋下降、队伍士气低落、市场份额持续减少等环境压力,深刻理解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提振员工士气,凝聚企业人心,燃起了全体员工二次创业的激情,并由此掀起了网络建设、市场创新、绩效改革等领域的转型突破。当企业由上至下的循规推进逐渐转变为员工由内而外的主动选择时,一切开始有了全新的变化。
“听说没,公司中层又有一个要走!”
“唉,一线也是情绪不高,人心散了……”
2014年以来,这样的场景在电信运营企业频繁上演。在内外因素的叠加作用下,电信行业发展进入转折调整期,多年未见的离职潮汹涌而至,虽然大多数基层员工依然兢兢业业,但士气日渐低落。
“企”字,人为先,无人则“止”。如何燃起员工的创业激情?这成为各级电信企业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吉林移动亦是如此。
尊重+信任,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
舀起一勺热气腾腾的酸菜白肉,晓浩觉得整个人都“活”了起来。长春的冬天,那是相当有个性,一上午的基站勘测,能把人的心都冻麻了,“下午外出‘作战’,全靠食堂中午这顿热乎饭”。
看似稀松平常的事儿,在基层员工眼里,一点儿也不平常。以前,吉林移动省公司食堂只有200多平方米,几百号人中午吃饭得分4批,就餐拥挤不说,后来的常吃不上口热的。2014年年中,食堂面积一下子扩展到415平方米,座位由原来的160个增加到240个,员工就餐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增加的面积从哪儿来?
公司领导带头,精简办公室!2013年年底刚就任吉林移动总经理的田利民最先调研的地方就是员工食堂。多年来与基层员工打交道的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处必看两个地方:食堂和卫生间。这样的就餐环境,大家如何能全心投入工作?无论有什么样的困难,挤也要挤出员工吃饭的地方!就这样,省公司办公楼挤出了400多平方米的新食堂,而总经理办公室则缩小了三分之二。
“食堂”效应从省公司辐射到了市公司、县公司。去年入冬前,吉林移动98%的市(县)分公司全部建设了员工小食堂。“饭夜(热)了,心也夜(热)了。”通化移动集安分公司的老金操着一口吉林话如是说。
刚到吉林半年多的时间,田利民就带头跑遍了全省10个地市分公司和41个县分公司,倾听员工诉求,解决一线难题。“公司领导就坐在我们对面,小到大家心里的疙瘩,大到业务发展的建议,他们认真聆听的态度,就让大家觉得有盼头。”白山移动长白县分公司的移动员工感触很深,多少年没有省公司的领导到过他们县城了。
“架子必须放下来,工作才能做上去。”这已经成为吉林移动各级管理者的工作准则之一。如果公司总经理对员工的每封来信都能做到认真阅读并亲自回复,还有哪个好意思高高在上,不接地气?
从改善办公环境到疏解心理压力、从加强企务公开到促进维权工作、从完善沟通渠道到打破职业天花板……一点一滴的改变,若涓涓细流,淌过基层员工的心田。
“员工是最可爱的人,只要给予他们尊重、信任,他们就会迸发出无限激情,士气高涨。”在田利民看来,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正是以人为本的精髓所在。
曾经占据公司人力资源半壁江山的劳务派遣制员工,感受到了来自企业的这种尊重和信任。
四平移动的李姐清楚地记得,那是前年的12月18日,天空还飘着小雪,她在劳动合同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真的没想到还有机会,好像突然被幸福砸到。”说起转正的经历,李姐眼睛润润的,年近40的她,从没想过能跨越集团公司划定的33岁转制红线。
“那些已经工作10年以上的老员工,把最美好的青春贡献给了企业,不能寒了他们的心。”吉林移动党组决定,放开年龄限制,让优秀的派遣制员工都有机会转制,要保证所有程序的公平、公正、公开。这一带着温度与感情的考核转制突破之举,在全公司引发极大反响,员工士气高涨。
记者了解到,吉林移动2014年以来已分期分批转制劳务派遣制员工2744人,劳务派遣用工占比较2013年年底降低了31个百分点。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大批量的转制,公司一件员工投诉也没有收到。
尊重、信任,让已经转制和尚未转制的派遣制员工激情再燃。“觉得和公司融为了一体,归属感、责任感更强了。”李姐去年最高一个月发展宽带用户30多户,让负责农村市场的渠道经理都敬佩不已。年底,她还被评为市公司先进个人。
公司的年轻人,也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尊重和信任。
2014年,吉林移动启动“5112”工程:用5年时间,选拔100名有培养价值和前途的80后年轻人作为管理层的长期培养对象积极培养;选拔100名掌握高新技术的80后技术人才;选拔200名80后营销状元。这是一个面向5G、面向未来的工程,一大批年轻人的斗志被激发,热情被点燃。
“公司的发展在于青年,公司的活力在于青年,吉林移动的发展和未来寄托在青年身上。”为帮助青年员工提升,吉林移动管理层亲自上党课、讲团课;组织开展青年员工跨界交流活动,成立青年突击队87支,参与员工近1500名;拓展青年人的职业通道,一批年富力强、有事业心、员工认可度高的青年员工被选拔到三级经理及以上岗位……
“服务员工成长,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员工提供最佳的服务才能最终赢得用户认可,为企业创造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为员工着想、为一线争取权益成为吉林移动从上至下的新风气。领导们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2014年,吉林移动员工满意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大家心气儿更顺了,心劲儿更足了”。
文化塑魂,燃起二次创业激情
企业真诚的关爱,让基层员工迸发出潜在的活力。而关爱文化,只是吉林移动“五个五”企业落地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吉林移动管理层达成共识,要持续激发每位员工的激情和活力仅仅依靠制度、流程、激励、考核等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而且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每个人都不再为一份薪资而工作,而是与企业的成长融为一体,与用户的满意同频共振,与社会的发展和谐共生。
记者了解到,吉林移动“五个五”落地文化理念包括“五讲、五必、五知、五定、五思”。其中,公司责任地位总要求为“五讲”。讲政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者;讲责任:成为吉林省振兴发展的助力者;讲贡献:成为中国移动转型升级发展的贡献者;讲进步:成为引领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的先行者;讲共赢:成为公司发展、股东满意、产业链支持、客户认同、员工成长的推动者。
公司管理必须明确和坚持“五必”:有绩必奖、有错必纠、有才必用、有难必克、有旗必夺。
各部门经营管理必须明确和坚持“五知”:知战略、知市场、知职责、知彼此、知未来。
员工日常岗位操作和提升必须明确和坚持“五定”:定位、定标、定责、定时、定量。
全体员工修身、立志、成功,保证文化落地必须明确和坚持每日“五思”:思变化、思进退、思成败、思方法、思价值。
“吉林移动‘五个五’落地文化,是对中国移动集团‘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企业文化理念的延伸和细化,从社会责任、企业管理、部门运营和员工岗位操作等不同层面为全体员工提出了明确的指引方向,同时在实践文化层面提出了管理工作的方法、规范和原则,做到了指向明确、务实可操作。”吉林移动党群部面向全公司进行的多次调研显示,“五个五”的深层剖析让各层级员工感到,企业文化开始变得接地气、可执行。
关键是如何让“五个五”落地文化理念真正深入人心?田利民说:“人管人管死人,制度管理困住人,只有文化管灵魂。文化的落地,一方面需要管理者的倡导,另一方面需要员工的认同,但是最重要的是每位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体力行,否则文化就是墙壁上的宣传画,抽屉里的文件袋。”
根据“在探讨中深化理解,在理解中促进执行”的思路,吉林移动创新开展了“互动式、融入式”企业理念宣贯活动,印发《关于深化企业文化理念落地执行的指导意见》,并在全公司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企业运营理念大讨论活动”,采取了创建活动网站、下发彩信专刊、开展专项通报、共享精彩论点、组织网上评选等系列推进举措。
“可以说,大讨论连续占据了公司大道新闻、小道消息的头条。”一位县公司的移动员工不无幽默地说。事关企业未来的发展,事关每个员工的成长,谁能不关心?活动结束后,吉林移动党群部收到精妙论点1026条,推出和分享企业理念最佳实践案例219个,大家也从对企业文化的事不关己逐渐变为内化于心,而文化的无形力量也在员工的工作实践中日益凸显。
长春城区分公司接入设备维护中心维护员吴磊,为了争取4G建设时间,背着几十斤的设备爬20几层楼,不叫一声苦;通化市分公司新华营业厅运用“五定”理念管理营业厅日常工作,班组的综合绩效、业务考核成绩、省公司岗位技能竞赛、市公司暗访成绩均位列市公司第一;白山分公司工程建设部张鸣,为了保护基站设备,维护企业声誉,面对滋事分子的挑衅和被蒙蔽群众的指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如果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没有一种与企业共成长的希望,遇到难题时,他们很可能选择走开、选择漠视、选择放弃。
“士气顿悟提升,激情自觉爆发。”在吉林移动人看来,这是“五个五”企业落地文化理念带给他们的变化,散了的人心被聚拢起来,久别的激情被重新点燃。
2014年,吉林移动团队面貌焕然一新,企业经营业绩显著提升:4G建设形成万马奔腾之势,短短一年建成4G基站逾13000个,超过以往6年3G基站建设的两倍,超过17年2G基站建设的总和;荣获集团公司“2014年网络维护工作三等奖”和“2014年最佳进步奖”;4G网络一期工程吉林省核心网改造建设工程获中国移动优质通信工程一等奖;3名个人、3个集体分别荣获中国移动“满意100”服务明星和服务明星班组荣誉称号;9个地市分公司及省公司本部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8名员工被授予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在集团服务质量抽查中,标准满意度排名第三、热线满意度排名第六;信息安全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4G流量增幅列全国前列,4G网络利用率居集团之首……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就可以撬动地球。对吉林移动来说,在内外严峻的形势下,驱动企业乘风破浪的支点就是正能量文化的落地执行。在采访中,不少一线员工对行业现状颇为忧心,但更多的人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因为大家的努力正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成果。2015年是吉林移动的“保持优势年”,他们还有更大的目标:建成“覆盖广、质量高、能力强”的4G精品网络;实现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用移动互联网思维实现第三条增长曲线走在全国前列;将中国移动商业主品牌“和”打造成深得吉林广大用户认同的一流商业品牌。 (据《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