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想郎志野)为适应维稳处突新常态,提高驾驭社会治安整体能力,洮南警方以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总要求,本着“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抓联动、强管控、促常态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仅今年一季度,全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火灾同比分别下降了21%、8%、12.9%、66.7%。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4年达到90%以上。在全市政行风测评中连续3年位居全市执法监督部门前3名。
以“网格化”巡防模式为依托,屯警街面、辐射村屯。在市区,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规划巡区、巡时,设立4个驻停点、5个驻巡点、6个巡区,2组武装巡逻小组在人员密集的重点部位实施武装巡逻。在农村,以村屯为巡区,以民警为主导,以治安员、治保主任为辅助开展巡防。
以“扁平化”指挥模式为依托,动态预警、指挥联动。在动态预警方面,局指挥中心每天编发日警情,每周编写周警情,分析研判辖区治安形势,制定打防措施;在指挥联动方面,通过对治安复杂区域、案件高发部位、人员密集场所及季节特点进行警情研判,科学布警,有针对性地调整职能部门、派出所、各巡区防控部署,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同时,发挥巡逻警力抓现行、快速取证的优势,提高对街面犯罪的打击力度,起到震慑作用。一季度,破现案、抓逃、打处嫌疑人同比分别上升了3.4%、7.1%、5%。
以“两个到位”强管控,打牢巡防基础。实行社区民警驻区,交管、巡警屯警街面,白天巡逻警力达到68名;夜间警力84名。2010年以来,投入巡逻防控专款近500余万元,配备了运警车、特警车、现场指挥车等巡逻装备,参巡民警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配备达到100%。2014年以来,投入300余万元用于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同时,每年投入50余万元保障巡逻车辆燃油供应。
强化实战训练。在基层所队建立了“队伍管理、规范执法、业务实战、群众工作”四个培训基地,开展大轮岗、大轮训活动,组织青年民警在不同岗位上体验警种业务区别,学习先进经验。一季度,对35岁以下青年民警分两批次27人开展了学习培训。从贴近实战角度出发,对法律知识、技能战术、武器警械操作、队列体能、实弹射击等进行训练,实现增强实力、激发活力、提升战斗力的目标。强化技防设施建设。围绕主城区和城乡交界处划定两个圈,以市区街路纵横为界划定若干个格,以重点部位、主要路段、路口作为点,制定监控网,并实现三类管理,城乡重点部位公共点为一类,城乡其他公共点为二类,社会点为三类,市区配备1名民警和3名协警负责一、三类的巡查检查;农村派出所负责辖区二类公共点的巡查检查。2014年初至今,利用视频监控受理、查阅视频监控录像260余次,直接破案78起,占破刑事案件总数的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