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推动白城新一轮发展振兴”的战役在瀚海大地全面打响,放眼望,通榆大地,一股蓬勃的力量正在涌动;谛耳听,四野欢歌,云卷云舒中,一幅振兴发展的秀美画卷徐徐展开。2015的通榆县,将如何加快振兴发展的步伐?日前,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通榆县委书记孙洪君。
孙洪君表示,通榆将借助白城新一轮发展振兴的绝好时机,凝心聚力、创新发展、实现跨越。作为多年的国贫县,又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通榆县,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保持生态环境良好,通榆县将全面贯彻省委“五大发展”战略,落实白城市“六大功能区”建设思路,以通榆“六个定位”为指导,深化改革开放,按照“生态经济景观”三位一体理念,做大做强绿色能源、绿色农畜产品深加工、绿色生态旅游、书法文化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党建、法治等七大建设工程,齐心协力,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打造美丽富庶通榆。
迈出“大生态”的强劲步伐
孙洪君非常有信心地说,通榆始终坚持“大生态”的发展理念,一直将生态建设保护与经济的绿色发展两项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成果令人期待。
坚定风电产业主体地位,推进绿色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通榆今年将风电产业作为“天字号”工程,加快230万千瓦风电场建设,使全县并网风电场达到130万千瓦。全力推进瞻榆500千伏升压站的风场接入和通榆至梨树500千伏输电线路建设工作,解决风电送出问题。支持三一风电产业园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同时,着手启动新风电送出线路和630万千瓦风电场规划前期工作。加快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努力打造全省电采暖试点县和全国清洁能源供暖示范县。推进协鑫等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促进禾佳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
深化建设保护措施,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深入实施“七大治水方略”,彻底解决生态、生产、生活持续供水问题。开展造林绿化活动,实施苇田生态修复工程。完成草原、林地等各类生态资源核查,抓好草原禁垦禁牧工作。加快推进向海生态移民,力争从根本上解决人为破坏向海湿地生态环境问题。
谱写“大创新”的发展篇章
谈到创新,孙洪君表示,他们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矢志不渝地推动创新发展。
实行法治创新。全面提高干部法律素质,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着力营造全民守法的浓厚氛围。
强化技术创新。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改造资金,加快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步伐。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创新作用,开展信息化建设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工业增长由要素支撑向创新驱动转变。
推进农产品商业模式创新。极具创新价值的通榆电子商务已经在全国打出一定知名度,在带动农畜产品深加工、助农增收、节约消费、推进信息化发展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2015年,通榆又引入菜鸟网络,使通榆成为东北区域第一个县级物流节点仓,启动建设全国首个以精准扶贫为目标的“淘宝特色中国地方馆——通榆馆”。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