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国内新闻
上一版3  
单亲妈妈坚守17年托起女儿特奥梦
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在各地广泛开展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 年 6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单亲妈妈坚守17年托起女儿特奥梦

    新华社贵阳6月16日电(记者潘德鑫郏亦真)“2007年,看到乐乐踏进特奥会赛场的那一刻,觉得17年的辛苦和泪水都值了。”眼前的吕昕烛,留着时尚的短发,亲切又干练。她的家庭刚刚入选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聊起女儿吕林桧(小名乐乐),吕昕烛难掩“冠军妈妈”的自豪和幸福。

    25年前,出生不到一个月的乐乐,因一次意外,大脑发育受阻,造成智力缺陷。乐乐两岁时,父亲离开了她和母亲,面对突来的变故和生活的重压,28岁的吕昕烛选择陪伴在女儿身边,为她撑起一片天。

    吕昕烛对女儿的照料,并不只是“吃喝拉撒”式的消极陪伴,她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乐乐情况相近的案例资料。美国和台湾地区对智力障碍孩子的系统训练方法触动了吕昕烛,她决定为乐乐量身订制一个康复计划。

    身体瘦弱的乐乐两岁时仍不能独立行走,吕昕烛只能买一个滑板,用绳子把乐乐捆在上面进行感觉统合(大脑与身体的相互协调)训练。“我还尝试教她写字、画画、玩球,正常小孩玩的、学的,乐乐都学过。”而这背后付出的,却是比正常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吕昕烛告诉记者,因为手用不上力,光是学写“竖”这个笔画,乐乐就花了整整3年。

    为了增强体质,6岁的乐乐开始学习游泳。“孩子太特殊,教练每次只能抽一刻钟时间教乐乐最简单的动作,经常是我陪着她在水里练。”吕昕烛说。两年后,吕昕烛决定让乐乐接受更系统的训练,她的工资只有1000元,扣除800元训练费,娘儿俩每个月只能靠200元过活。

    “那时候每周要练5到6次,每天早上7点出门,坐两小时公交车到游泳馆,晚上8点回家后还得做饭、洗衣服,每天能睡5个小时就很幸福了。”回想起那段“两头黑”的陪练日子,吕昕烛并不后悔,“有时候也想放弃,太累了。但如果我放弃了,小孩以后能做什么呢?”

    2006年,吕昕烛和乐乐的坚持有了回报。第一次参加全国特奥会的乐乐,就获得了两块游泳银牌。获奖后的成就感及被认同感,激发了乐乐走上更高领奖台的斗志。2007年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乐乐获得了自由泳、蝶泳、蛙泳三项金牌,梦圆世界冠军。

    “乐乐现在很会照顾人了,住院能给我送早餐、开车能帮我接电话、能炒一些家常菜……”吕昕烛说,对正常人而言这些小事轻而易举,但乐乐却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

    在吕昕烛的帮助下,记者和正在北京集训的乐乐通了电话。乐乐的话不多,但记者能感受到她对母亲深深的依赖和感激。

    “放弃才是最大的不幸。”吕昕烛把自己的“育儿经”归结为坚持。“对于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不管不顾’的放弃和‘百依百顺’的溺爱都是误区,父母应该在早期就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训练,这个过程尽管很漫长,却是父母应尽的责任。”

    “特奥运动可以影响、改变更多像乐乐这样不幸的孩子。”特奥会不仅改变了女儿的人生,也深深影响了吕昕烛。2010年,吕昕烛创办了“贵州林桧阳光家园”,围绕智力残疾人的托养,辅助开展教育培训、简单劳动、康复训练和特奥运动培训。2014年,阳光家园正式挂牌“贵州省特奥运动培训基地”。吕昕烛正在努力寻找更多愿意加入特奥训练的特殊孩子,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专业的特奥训练。

下一篇4  
 
 
中 国 吉 林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0431)88600621   (0431)886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