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这是我们陌生的、甚至是刻意疏远的一群人。他们不主动和人握手、不轻易出席朋友的喜宴,每天都要面临生离死别,这就是“与死人打交道”的遗体火化工。
李爱军就是从事这份特殊工作的一名火化工。2000年,30岁刚出头的他被安排在镇赉县殡仪馆从事遗体火化工作。工作之初,在冷森森的环境中他有些胆怯和孤独,让他对这份工作有些顾虑。然而,在长时间接触这份工作之后,他感到有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是对逝者的尊重和虔诚,李爱军一干就是15年。
他是一个敬业的人,每天推着运尸车,火化尸体,这样枯燥的工作,他做得认认真真,从不含糊,运尸时稳稳当当;修理设备、擦洗设备、观察燃烧情况,他总是一丝不苟,他觉得这不仅是对职业的一种坚守,更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
遗体火化是殡仪服务工作中最辛苦、最艰巨、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李爱军每天在近千度高温的火化炉前工作,特别是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操作间里不能安装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整个操作间就像一个大蒸笼。李爱军穿着全套的工作服,带着手套忙碌在炉前,每天汗流浃背,全身湿透。尽管如此,李爱军从不向家人抱怨工作环境差、工作枯燥,他相信每个行业都需要一种精神,那就是坚守。
在多数人眼中,火化工的工作很简单,只要有胆量就行。镇赉县殡仪馆位于城郊,工作条件差,有的尸体臭味冲天,有的尸体还让人毛骨悚然,那种感觉常人一般无法忍受。一次一辆出租车发生车祸,车内人员不幸遇难,有的无头,有的无脚,现场惨不忍睹,接到火化任务后,李爱军和另一位火化工一起彻夜未眠,小心翼翼地把每一具尸体进行整容,当死者亲属看到他们为死者做的工作时,激动地说:“太谢谢你们了……”
认识李爱军的人都知道他有个小洁癖,就是爱洗手,这也是由于工作岗位特殊的原因。在遗体火化时,会发出各种混杂的异味、骨灰出炉时的烟灰粉尘很难去除,他每天都要不停的洗手换衣服。火化组每年要完成近千具尸体的火化任务。一次,正在火化的锅炉发生了故障,他一头钻进了火化炉的烟道内,在漆黑的环境里,清渣除灰,疏通管道,悬浮的骨灰和刺鼻的气味让他胃肠难受,连续几天吃不下饭。为达到单具遗体火化省油工作,他时刻观察遗体的燃烧情况。调整鼓风机送风量和炉膛负压,实现单具火化遗体燃油6—8升,每年为殡仪馆节油近万元。
工作中,李爱军苦过、累过,从中得到了用金钱买不来的东西。只要丧属满意,他心理就踏实。他时常看看殡仪馆内的苍松,总能回忆起多年来,自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服务每一个逝者,让每一个逝去的生命在通往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