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文化广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10年投入逾亿元资金西藏传统非遗文化获新生
孩子爱看的国产影视作品去哪了?
河北:大量抗战文献藏于民间见证中国抗战史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维修竣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7月1日起广播电视节目不得设置“嘉宾主持”
自编自演“不封箱”94岁秦怡出品《青海湖畔》在沪首映
正视历史拥抱和平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 年 6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编自演“不封箱”94岁秦怡出品《青海湖畔》在沪首映
●许晓青周文其

    “活到老、演到老,我还要继续拍……我就是一个演员。”94岁高龄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终于实现了萦绕在她心头10多年的一个电影梦。由秦怡自编、自演、领衔出品的电影新作《青海湖畔》作为上海电影节的“压轴大戏”之一,6月21日举行了全球首映。

    秦怡在年轻一代电影人的搀扶下走上舞台。她说:“如果拍得不好,观众可以批评我们,不管是多严厉的批评,大家可以提出来,但我会坚持拍下去,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2014年秋,秦怡要以93岁的年纪挑战赴青藏高原取景拍戏的难题,当时电影界都为之捏了一把汗。临出发前,秦怡对记者说,自己一辈子当演员,一辈子都在学习,觉得这是自己做人的根本,既然酝酿了这么多年,剧本也有了,就要去做。

    “故事写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事情,也有人劝我在上海的棚里搭个布景,也就拍了。我想这不行,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艺术创作,就得亲自上高原走一回。”秦怡说。

    秦怡早年经历了抗战烽火,在话剧和电影舞台上成绩斐然,她在《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女篮五号》《雷雨》的作品中的表现,至今令影迷难忘。这一次自编、自演的角色,秦怡坚持要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寻求自我突破。

    秦怡平时爱看书、读报,她笔下的气象工作者梅欣怡的形象,是从她早年看到的新闻报道中提炼而来,故事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艺术抽象和加工,并与青藏铁路的建设联系在了一起。

    秦怡认为,电影故事有很多种,描写科技工作者工作和生活状态的作品不能少,“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技术那么发达了,大家更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国家、为人类奉献的科学家”。

    “三万字的剧本只花了一个半月就写完了,几乎是一气呵成,写作时我饱含热泪,一边写、一边演,把每个人物都演完,剧本就出来了。”她激动地说。

    当谈及上高原拍戏时的身体状况,秦怡却是有些“轻描淡写”:“我自己没有明显的高原反应,拍摄过程也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吃力。有一回拍爬雪山的戏,我记得没有人拉我,我就上去了。到了山顶,导演让我喘口气,我说为什么要喘气,原来导演是怕我累着,我就假装喘了喘。”

    据秦怡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青海之行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秦怡的身体。从高原回到上海的第三天,她发现一条腿不能动弹,后来进行了康复治疗,一直处于缓慢康复阶段。

    当《青海湖畔》首映时,无人机俯拍的湛蓝青海湖、绿油油的草坡、金灿灿的野花映入观众眼帘,秦怡看着银幕上自己扮演的“梅欣怡”,情不自禁地露出舒心的微笑。

    秦怡说:“这不是我的最后一部作品,我不会封箱,我还在酝酿新的剧本。”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 国 吉 林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0431)88600621   (0431)886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