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筑牢防骗“防火墙” 撑起防骗“守护伞” ——白城经济开发区幸福街道办事处联合幸福派出所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本报记者 李彤君 白城日报 2024年09月04日

社区志愿者为居民讲解反诈知识。本报记者张殿文摄

连续多日,在白城经济开发区幸福街道多个小区门口,一字排开的电信网络反诈宣传板特别醒目,“反诈宣传不停歇,平安守护不止步”“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等反诈宣传内容一目了然,白城经开区幸福街道办事处联合幸福派出所民警、双报到党员干部、预备党员开展的反诈宣传活动,帮居民牢牢守住“钱袋子”。

在幸福街道辖区多个小区出入口,民警和身穿志愿者红马甲的街道、社区干部及辖区党员向过往居民群众发放着精心制作的反诈宣传资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传授如何识别诈骗电话和短信、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以及遭遇诈骗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幸福街道共有光明、花园、吉鹤苑、四季华城和二三七处5个社区共计5万余人口,提高社区居民防范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意识,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势在必行。他们深入到辖区人群聚集的小区出入口发放反诈宣传单,耐心地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疑问。双报到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自身的行动带动身边的居民参与到反诈宣传中来。非公企业预备党员们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互动交流,让居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

近年来,幸福派出所为有效提高辖区居民识骗防骗的能力和意识,积极营造“全警反诈,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以“多一人知道,少一人受骗”的信心,持续做好反诈宣传工作,加大社会面防范宣传力度。

在连续多日的宣传中,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民警通过居民微信群推送反诈防范常识、案件预警和警示教育案例,呼吁群众引导身边的人提高防诈、反诈意识。民警对现场咨询的群众进行宣传的同时,帮助过往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网络诈骗的防范能力,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辖区环境。民警现场还讲解了编造散布网络谣言可能会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网络谣言对当事人及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醒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

通过此次反诈宣传活动,强化了辖区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提高了其对电信诈骗的辨别力,得到大家一致好评。下一步,幸福街道办事处将继续携手幸福派出所,有针对性地向高危受骗人群开展精准宣传,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将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传递给每一位群众,筑牢防骗“防火墙”,共同撑起防骗“守护伞”,为打造平安社区奠定坚实基础,建设平安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