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老师在图书阅览区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 本报记者张殿文摄
●本报记者 李彤君
教育之路,从来漫漫且修远。在古城洮南,有这样一所绿色摇篮,坐落于洮南市北部新城区,东邻文体中心,南与锦湖公园为伴,这就是洮南市第四幼儿园。这所公办幼儿园,环境优美,园舍布局合理,有符合幼儿健康发展要求的活动室、保健室、会议室等专用活动室;有培养幼儿兴趣与能力的美术室、感统室;户外有功能多样的大型玩具、安吉、跑酷游戏设备和50米直跑道、沙水区、足球场……适宜的活动空间、温馨的人文环境,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白城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以现代化教育环境为幼儿营造了快乐成长的生活学习氛围。
让“文化氛围”有感受
洮南四幼坚持“科学保教 ‘三商’育人”的办园宗旨,结合传统文化融入品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以培养“三商”,即情商、智商、逆商为主线,致力于培养幼儿认识世界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
走进洮南四幼的园门,人们就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氛围。不但外墙设计赏心悦目、走廊画作琳琅满目,就连区域一角的陈设都引人注目,走进多功能活动室,佳作幅幅,历历在目。园内园外,无一不是园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心设计,用心布置,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出文化气息和温馨舒适的教育氛围。
让“文化自信”有领悟
生活皆教育。洮南四幼始终弘扬文化自信,宣传和传承传统文化,把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纳入主题课程,让幼儿置身于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氛围中。清明节时给孩子们讲英雄壮举和感人事迹;谷雨时节园里备好谷雨茶让孩子们品尝;立夏时节学称重,指导孩子们做花草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了解四季典型特征、自然的变化,体验动手动脑创作的乐趣。让孩子们在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习俗时,融入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
园里定期组织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参观洮南市美术馆、天恩地局等文化场所,孩子们以自己的视角接受红色教育,感受艺术的美好和幸福的生活。漫步锦湖公园时,孩子们跟随四季的脚步,感受草木的变化。通过参观书画展、游览当地著名景点、感受风土人情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在置身于艺术氛围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的熏陶。
让“文化特色”有亮点
水墨画作为幼儿园的特色教学之一,由白城市非遗传承人的曹伟平副园长亲自教学,在技法上她针对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从点、印、吹、拓等入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开展国画鉴赏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通过水墨游戏来提高幼儿对国画的认知和理解,初步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丰富想像力与创造力。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洮南四幼在建设操场时规划了一处880平方米的足球场,开设了足球特色课,深入开展幼儿足球教学教研,初步形成了特色园本课程,相继举办了“相伴成长 足够精彩”“强国有我 足梦同行”亲子足球运动会等专题活动,并承办了洮南市蒲公英杯中小学足球赛,在当地引起不同反响。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洮南市第四幼儿园抓住餐点前、散步时、课前准备的一切零散时间,带领孩子们进行经典诵读。从日常的聆听、欣赏以及阅读的过程中,在日积月累中使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洮南四幼有着一支敬业又专业的教师队伍。在34人的教职工中,有2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白城市骨干教师、2名省级科研骨干,吉林省、白城市教学新秀各1人,形成了足够数量的省、市、园级骨干和教学精英、科研骨干队伍。其中,张岩园长是吉林省骨干教师、吉林省百佳创新校长、吉林省教学新秀、白城市专家型名校长;曹伟平副园长是吉林省科研骨干、白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于2012年在白城市办展;张秀红副园长是吉林省骨干教师、白城市师德先进个人;张欣欣老师是园工会主席,也是白城市教师新秀、名师工作室成员,多次参加市级以上教学活动并获奖。
洮南四幼在教育精英们的带领下,不骄不躁,始终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持续深挖办园特色,提升教师素质,为古城的孩子们打造着有温度、有内涵、有成长的高品质幼儿园,以匠心之耕耘,承累累之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