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行进在生命之源 ——记白城市医院内分泌肾病风湿免疫科 白城日报 2024年09月25日

向心而行,因逐梦生命之源而缘起,不时展现着足音铿锵、仁心仁术的大医风采。

提及创建于2003年3月的白城市医院内分泌肾病风湿免疫科,现经20余年的躬耕探索和倾心打造,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融无缝式、集群型、多元化于一身,齐聚着内分泌组、肾病组、风湿免疫组各路医疗精英的大型专业学科。

那么是什么让该科在当下内分泌不好治、肾病无从下手、风湿免疫涉及面广的形势下,异军突起,一路走来以其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深受社会瞩目和好评,于2023年成为白城市级重点专科。

追根溯源,该科祛病除疴的经验之谈在于:

“糖”上做文章——想尽办法让“糖”稳下来

从该科治疗课题和发展而言,面对每天在医院专家门诊排着长队等候的患者,光说学科治疗范围及服务是不够的,关键的治疗根本是找病根、寻病理、查病源。而学科所涉及到的诊疗,又大多数是因糖尿病引发的肾病、视网膜病变、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的患者。

一般来说糖尿病是慢性病,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病因是胰腺中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不正常,变成葡萄糖从尿中排出体外,而导致食欲亢进、时常口渴、小便增多、身体发育不良等。

多年来,该科为了让学科竞遂医疗前沿,不断科学规划,赋能创新,高屋建瓴,“唯医疗技术是举,惟疾病治疗是用”;不断“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把科研攻关重点放在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功能症治疗上,以全新诊疗手段,大布局、大视角“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针对来院就诊不同患者引发的病因及患病的经历,他们抓基础、上挡次、补短板、强弱项,以糖尿病治疗护理为突破口,通过引进先进的糖尿病慢性病筛查室,倾心推出一分钟完成的持续葡萄糖检测系统,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跟踪治疗,提升治愈率和服务水平,让患者走出病房,不再为糖多糖少而焦虑,回归健康。

治本下功夫——竭尽所能让治成为“质”

治者“质”也!它起于治,又终于“质”,贯穿于医者治疗服务的全过程,何况是面对需要有综合内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准的内分泌肾病风湿免疫科。

它寓医者全神贯注诊断,勿避在险巇、昼夜、寒暑工作于一处,集医者博极医源、由表及里,包括人体的关节、骨骼、肌肉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疑难杂症治疗之大成。

为了不断打造一支紧随国内外医疗高质量发展步伐、具有现代内分泌治疗先进经验的高水平医护团队,该科主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努力“走出去、请进来”,自我提升、自我完善,持续把“诊疗专业化、服务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的学科发展思想落实到行动中,狠在包括“诊疗流程关、操作安全关、医护服务关”上下功夫,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患者入院接待管理制度、不同患者诊疗告知事项和回访制度等有关规定。同时,不断夯实“服务零失误、差错零发生、安全零事故”管理标准,打好治疗仗,下好“质”先棋。

成功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结成远程专家会诊、手术对接合作科室,在大幅度提高全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全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慢性病筛查工作。多举措、谋长远,不断释放学科品牌效应,打造学识渊博、医德兼备、自身素养高的知识型学科和复合型医护团队。

专注“质”上治疗,业已形成以学科带头人李春玲领衔,副主任、研究生鞠宏宇为代表的诊疗专业梯队,他们集其所长、精准施策,广泛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骨密度检查、关节腔注射、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领域开展医疗工作。

专心“质”上护理,已形成以学科护士长杨冰带队,以仁爱之情精心照护,以谦卑之心续写业绩的优秀护理团队。

他们在日常诊疗服务中,实时做好“医者+”工作,无论患者是大病还是小病,是住院手术,还是电话咨询,都能由始自终,努力做好护佑生命之源中“质”的工作。

“优”化为目的——倾尽全力让“优”字显现

大医之道,必凸显其“优”。而“优”又决定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内分泌肾病风湿免疫科,能否站在大医的高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打造让就诊者放心满意的强势学科。

为此,该科以大力提升医者技术与服务为前提,不断把工作着眼点放在科内创“优”品牌建设上。

在医疗环境建设上,这里宽敞、明亮,拥有1000多平方米诊疗场地、22个病房、80余张床位。

在医疗技术水平与护理服务上,他们不断聚合能量,博采众长,持续打造内分泌肾病风湿免疫症三大诊疗服务版块。“糖”上出题目,“优”化为目的,不断向领域内先进优质学科看齐;以“不谋医‘优’,不足以谈诊治”为方针,广泛开展学科大练兵、大比武、大提升活动,强化亲情化优质服务,积极推出“云中小课堂”,每月按时把专科护理知识制成科普小视频,以二维码形式张贴在科室走廊墙上,既重承诺,又重落实。对待就诊者,不管是从城里来的还是偏远农村来的,还是外地转院的,不分长幼熟人,均一视同仁、一如既往,用医者精心和热心服务每一位前来治疗的患者。

他们以人为本,逢优必争。

那时常从病房传出的“大娘,我给您倒一杯开水!”“大伯,您‘糖’降下来没有啊!”的暖心话语;那护士站里悬挂在墙壁上的一面面锦旗所折射出的医者光环,总是让人心旷神怡,为他们睿智和精诚点赞!

因为,他们把医者之梦定位在了护佑生命之源上。诊以高超,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