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办好百姓“心头事” 建设文明新白城 白城日报 2025年02月27日

本报讯(记者张赫)近年来,我市按照“花钱不多、受益面大、群众感受明显”的标准,坚持设身处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每年办成一批民生实事,让群众看到了变化、见到了成效、得到了实惠,推动城市发展与群众所需所盼同频共振,努力建设文明新白城。

在白城经济开发区幸福街道花园社区铂金时代小区,为了消除火灾隐患,小区电梯内加装了阻车器,一旦有电动车进入电梯,就会自动发出语音提醒。在确保了消防安全的同时,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还主动联系电力部门,经过多轮考察、走访、最终在辖区内多个地点增建41处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和252个充电位,有效解决居民充电难题。设置阻车器,安装充电桩,两项围绕着电动车实施的利民便民措施,打通了服务群众的微循环,也为创建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民生基石。

家住白城经济开发区幸福街道四季华城社区的王淑莲,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生活中多有不便。了解到王淑莲的情况后,社区书记张占慧定期到她家走访,上门帮她解决问题。

“社区工作人员可惦记我了,经常来我家,打扫卫生、剪头发,帮我干活,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说起社区工作人员,王淑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白城经济开发区幸福街道四季华城社区党委书记张占慧说,“我们想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构建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培育向上向善的社区文化,提供周到有爱的社区服务。”

环境是文明城市的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公园城市”理念,对标全国文明城创建标准,实施公园改造、文化嵌入、补植栽绿等行动,城市面貌不断出现新变化、新提升。

白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高雷表示,“我们依托既有的劳动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山地公园等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的全域公园体系,推动城市形象进一步提档升级。”

这些可感可及的民生“小确幸”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大能量,一系列细致入微、体贴民生的实际举措正在为白城注入更多文明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