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榆牧原肉食加工车间。

洮南市万宝镇三发村、碱土村依托自然优势,全力发展大鹅养殖产业。

洮南市万宝乡肉牛养殖。

镇赉苏高血马。

秸秆回收经过加工后变成牛羊饲料,经济环保。

通榆县兴隆山镇的农民合作社养殖基础母牛,带动养殖户增收。

通榆县双岗梅花鹿养殖基地一角。

洮南市蛟流河乡肉羊养殖产业从单纯的养殖逐渐转变成半育肥方式。
●本报记者 包明岩 侯盼 刘玉亮 刘淼
“眼下,我市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白城市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积极响应,全面落实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部署,结合聚力‘畜头肉尾’全链升级,奏响我市畜牧强市新乐章。”白城市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旭在接受采访时说。
王旭说:“目前,全市肉牛饲养量突破百万头大关,增速连续20个月领跑全省;奶牛、肉羊饲养量均居全省首位,市场占有率超40%;成功打造全省最大高品质肉牛养殖场——通榆吉运,全省最大原生态奶牛养殖场——镇赉瑞信达等一批标杆性养殖基地。中粮家佳康7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95%,引进种猪1.2万头,二季度将再引进2.4万头,预计全年产仔超10万头;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规划投资11.6亿元,建设33万头养殖场、48万吨饲料厂及核心种猪场。同时,向海鹅业10万只种鹅基地、犇牛羴30万头活畜交易市场、大安市6万吨预制菜等一批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今年年底前将陆续建成投产,进一步培育壮大畜牧全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王旭表示,白城市将加快释放农牧产品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白城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注入强大动力。
持续释放企业发展“新动能”。常态化开展“走基层大调研、面对面解难题”活动,清单化、责任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市场拓展等一批堵点难点问题。吉运、吉牛睿晟等3个万头育肥牛基地一季度出栏超2万头,现存栏达5.3万头。通榆牧原肉食一季度屠宰量突破33万头,达到全年目标的67%,实现同比186%的跨越式增长。镇赉和合牧业通过“饲草本地化+粪污资源化”模式,使单头育肥成本下降300元,为行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重点实施稳产保供、产业链提升、数字转型“三大工程”。实现规模、能级双提升,全力推动白城畜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围绕动物疫病免疫、监测与流调、疫病净化等环节,建成非洲猪瘟无疫小区4个,布病、结核病无疫小区2个,国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4个,数量居全省前列,保持重大动物疫情零发生记录。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李晓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