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美丽乡村行”专题报道 瀚海春潮涌 金盾护耕忙 ——白城市公安局洮北分局护航春耕纪实 ●李成旭 本报记者 孙泓轩/文 张殿文/摄 白城日报 2025年04月28日

民警走进农资商户细致检查商品。

又是一年春光现,护航春耕“警相伴”。大地苏醒之际、农民春耕之时,白城市公安局洮北分局的民警辅警积极行动,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启“农时警务”模式,守好农民的“钱袋子”,共盼丰收的“粮袋子”,以实际行动为春耕生产筑牢坚实的“安全网”,续写白城生态与农业协同发展的协奏曲。

严把农资“进出关”

农资安全,是农业安全的首要关卡。为让广大农民群众用上安全、放心的农资产品,该局食药环侦大队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洮北分局开展了农资经营市场专项安全检查。

民警深入农药、化肥、种子的销售点,重点检查营业执照、产品进货凭证、种子质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等情况,严防假冒、伪劣、过期农药、化肥等农资流入农民手中。

在东风乡一处仓库内,化肥品类繁多,执法人员认真查看每一批化肥的生产日期,仔细核对进货单据,确保每一袋农资产品来源正规、质量可靠。执法人员嘱咐商家:“这些农资直接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我们必须严格把关,让农民种得安心。”

在青山镇的一家农药销售商店,执法人员查看了农药产品的标识和来源,并提醒商家:“一定要注意临期农资产品及时下架,千万别出售过期产品,要时刻提高规范经营意识,这样才能确保广大农户用上放心农资。”商家负责人连连点头,表示会积极配合。

检查的同时,民警们又向农民发放宣传单,通过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普及农资安全知识,确保农民朋友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青山镇勤劳村村民李大哥对深入到农资商店进行检查的做法深有感慨地说:“我们以前买化肥、种子都是听商家自己介绍,也不太懂,现在有民警来教我们怎么辨别真假,心里放心了,种地也有保障了。”

巡逻防控“点到面”

春耕期间,农村地区安全防范相对薄弱,易发案件。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该局各乡镇派出所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持续加大对乡村巷道、田间地头的巡逻防控力度,实现警务前置,服务前移。

在三合乡派出所,民警们采取车巡、步巡“双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巡逻工作。警灯闪烁处,总有人民警察穿梭在乡村街路上,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显著提高;社会面威慑力、控制力有效增强,为春耕生产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位村民感慨道:“看到警察在巡逻,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能安心种地了。”

在加强巡逻的同时,各乡镇派出所积极对可能影响春耕生产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重点聚焦土地流转、农资供应等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领域,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

平安镇红光村的两位村民因土地问题,引发小摩擦,就在事态要升级之际,平安镇派出所民警得知情况,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工作,经过民警的耐心调解,成功化解矛盾,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

各类骗局“防在先”

备耕期间,谎称春耕“补贴”“农资福利”类诈骗案件频发,为让农民群众能“辨真伪”“防被骗”,辖区民警深入到村屯,有针对性地将反诈知识送到村民的耕地前、炕头上、灶台边。

在林海镇,辖区民警面对面地向群众耐心讲解近期出现的打着“农资补贴”幌子的诈骗案例。民警韩景旭语重心长地说:“任何提及低息贷款、快速贷款、缴纳保证金的,都是不法分子的套路。一旦转账,你们的血汗钱就很难拿回来了。”村民们围坐在民警身边,认真聆听讲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村民赵大爷听完后说:“多亏了警察同志来宣传,不然真容易上当受骗。”

伴随着农民们在春雨中忙碌的身影,该局的民警们穿梭在农资店、乡村道路和田间地头,全力保障着春耕生产,倾心守护着民生福祉,成为这片黑土地上一道温暖而坚实的“警”色。

为打好护航春耕生产主动仗,白城市公安局洮北分局紧扣春耕生产特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护航春耕上下功夫、出实招,启动“农时警务”,扎实开展纠纷调处、打击违法、护农巡防、贴心服务,打好守护“春耕”组合拳,在助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展现人民公安的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