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丽东)近年来,市司法局紧扣司法行政服务靶向,创新精准普法,多维举措层层递进,为我市“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律师双进。市司法局组织律师队伍,面向相关单位和企业搭起普法讲台,举办法律讲座52场,解答法律咨询300人次,以剥茧抽丝之功化解群众困惑。同时,构建起覆盖全市村居的法律服务网络,村(居)法律顾问既参与邻里纠纷调解的“细针密缕”,也担纲乡村治理的“法治智囊”。
法援惠民。市司法局打造“暖心公证”服务品牌,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优先受理,推出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优先回访的“五优”服务,以常态化服务窗口延伸法治触角,形成覆盖妇女、老年人、农民工、军人军属、未成年人、残疾人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的立体服务。同时,对企业法人委托、企业保全证据等公证事项实行“加速服务+延时服务”。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公证案件396件,公证员在制发文书的同时化身“普法讲解员”,普及财产继承、遗嘱设立、证据保全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把法律条文随着证词条款一起融进百姓生活里。
涉企护航。市司法局聚焦市场主体关注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破解营商环境痛点难点堵点,减轻企业负担,通过监督执纪问责,促使执法人员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同时,深入开展涉企执法问题线索排查,对重点领域涉企行政检查拉网式排查。分别深入吉林省正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白城京科热力、裕丰米业、安波福(派克)电气等10户企业开展走访调研,上门征集问题线索的同时针对企业在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困惑,及时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提升企业依法经营和维权能力,实现行政执法与普法教育双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