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镇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践行忠诚担当 服务高质量发展 ●苏纪 白城日报 2025年06月27日

今年上半年,镇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主责主业,立足本职工作,坚定不移“讲政治、优服务、强监管、保安全、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提升“融合度” 熔铸精神内核

他们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相关内容统一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周例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以及市场监管大讲堂,通过典型案例讲解、党员干部领学、公众号开设专栏等形式,以“沉浸式”学习拧紧思想“总开关”。截至目前,共组织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5次,交流研讨2次、周例会专题学习19期,各党支部共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35次。

以“清廉青”涵养职业品格,深入开展“作风体检”。紧紧围绕“两个问题清单”和年轻干部对照问题查摆清单,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对照检视、深入查摆、列出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用“市监蓝”镌刻奋斗答卷。依托“五四”青年节、端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青年读书分享会、青年大讲堂等活动,为青年搭建成长舞台,畅谈所学所悟,深化知行合一。狠抓重点领域以点带面。创新建立立体化监督体系,在南市场等重点经营区域、政务服务办事窗口等关键点位,科学设立“行风观测点”,拓宽问题线索征集渠道,实现廉政监督全覆盖、无死角。“细”字入微,优化回访机制。同步推行案件“双回访”机制,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案件开展全流程回溯核查,重点围绕执法公正性、服务规范性、廉洁纪律执行情况进行回访。截至目前,通过电话问询、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已累计回访11户市场主体,暂未发现廉政风险问题,有效保障了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提升“辨识度” 激发创新活力

年初以来,他们持续推进经营主体登记全程网办,利用自助服务区共办理各类经营主体登记2956笔,切实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依托吉林省e窗通系统,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多部门信息实时共享、数据无缝推送,推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企业开办全流程办理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个体工商户“一网通办”,拓展“不见面”许可审批事项至49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许可“不见面”审批登记856笔,实现企业登记“零见面、零跑腿、零成本”;知识产权提能突破显著,截至4月,全县商标总量达1394件;加速落地特色品牌培育,全力协助镇赉县供销社完成“白鹤莫莫格”商标购置,同步指导启动全类别注册工作。同时,聚焦重点商标,夯实品牌培育发展根基,积极推荐“镇赉大米”“镇赉香酒”“梦香湾”“嫩江龙坑”“瀚海阡陌”“哈尔淖”“好雨”“成来”8个商标申请加入吉林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组织镇赉县庆江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镇赉县大河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镇赉县老郝仁食品有限公司、镇赉县和合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好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参加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吉致吉品共启新程”营销渠道合作启动仪式,有效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品牌价值向经济效益的转化;推荐镇赉县谷香园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二力把黏豆包、镇赉县鹤麦香面粉加工厂等5家企业参与“畅享消费吉祥有礼”吉林特色伴手礼优品评选工作。

提升“满意度” 展现善作善成

他们努力营造浓厚维权氛围。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对农资打假、气瓶充装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特色农产品等领域开展专项行动;举办“3·15共筑满意消费”主题活动暨“吉致吉品”授牌仪式活动,为荣获2024年度吉林省“吉致吉品”区域品牌认证及推荐产品的6位商家代表授牌,活动中发放宣传单、宣传布袋4000余份,设立展台20余个,活动后集中销毁假冒伪劣产品200余件,形成有力震慑;依托全国12315、接诉即办平台,建立投诉举报快速响应机制,截至目前,累计受理投诉举报573件,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群腐集中整治为着力点,切实做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一老一小”及校园餐等食品安全领域民生实事,加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监管,累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948余户次,共立案查处案件72件,罚没款共计16.3万元;持续加大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领域的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监管力度,截至目前,共检查药品、医疗器械单位123家,共受理药品药械案件12起,罚没款13.82万元;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应登未登”、锅炉“大容小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涉假、电梯定期检验检测等专项检查,上半年,共出动检查人员34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2家,检查特种设备348台。

提升“贡献度” 凝聚发展共识

他们建立“个转企”重点培育库,通过走访、宣讲、上门指导等方式,提供“一对一”转型辅导,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实现转型登记“即来即办”;全面推行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五段式”服务型执法模式。今年上半年,共适用不予处罚清单处理案件5件,减免罚款金额10.7万元,共开展教育提醒10次,约谈告诫企业11家;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各部门累计公示行政许可、处罚等信息381条,为社会信用查询提供可靠支撑;提高跨部门联合检查占比,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重复检查、降低企业迎检负担;积极推广线上申请渠道,依法为557户市场主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助力企业重塑信用、轻装上阵。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截至目前,该县实施清单完成率100%,发布事项清单165项、子项858项,有效提升了企业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

提升“公信度” 彰显责任担当

年初以来,他们构建多维课堂“强能”,构建了“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创新开展市场监管大讲堂,联动法律专家与业务骨干,围绕执法办案、食品安全等核心业务,以“现场教学+案例剖析+互动问答”模式提升实战能力,上半年,举办市场监管大讲堂7期,覆盖500余人次。依托“执法稽查云课堂”平台,开展线上培训117次,课程涵盖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广告、价格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法律水平和实际办案能力;深入开展“雷霆”“铁拳”系列执法亮剑行动,聚焦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截至目前,共立案149件,同比增长16.41%,收缴罚没款总额39.42万元,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深入清理整治教育、民用“三表”、殡葬行业、旅游行业价格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