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威带领团队走访群众,主动倾听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于永摄

白威(左)指导工作。 孙策摄
民警白威,给人的印象是利落短发、剑眉星目,精神抖擞、干劲十足。虽值不惑之年,但已是两鬓斑白。在民警眼里,他严格得近乎“不近人情”,却总在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之处为大家着想;在百姓眼里,他热情得好似“家人一样”,宽厚待人、办事利落,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白发警官”。
“细节控”将惠民举措落到实处
白威曾任职7个乡镇派出所,对群众工作可谓行家里手,现任镇赉县公安局户政大队大队长。自公安机关推行“警地融合”工作以来,白威实地踏查全县11个乡镇、3个街道,听社情、察民意,针对警务室(站)建设征求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意见,将151个警务室和213个警务站建立在最接近群众、最方便群众的地方。
镇赉县常住人口21万,4946家“九小场所”,哪个村有矛盾纠纷、哪个行业场所有安全隐患,白威掌握的“门清”。2024年10月,白威在走访域内“九小场所”时有商户反映,不能熟练使用消防安全设施。随后,白威积极协调当地消防救援大队,聘请5名消防员为“社区警校”老师,在县内10个重点社区警务室推行“社区警校”,每月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同时“以训促检”,让辖区行业场所业主陪同消防教员自查自检,受到广大商户一致好评。
“公安的基层基础工作面广、事杂,要干好工作就得不留‘死角’。”针对社区治理的“硬骨头”,白威有着超凡的韧劲和耐心。在镇赉县鹤城街道办事处庆余社区走访时,他发现社区物业和业主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长达两年时间没有得到解决。随后,白威主动联系司法部门、律师、社区和物业公司、业主代表共同协商,涉事双方提出的要求,虽然不在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但白威依然带领民警不厌其烦地与业主和物业沟通,用满心的诚意打动了涉事双方,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2024年7月,镇赉县出现短时强降水与雷暴大风天气。白威第一时间来到平房比较集中的赉北街道了解房屋状况,带领派出所民警、辅警和社区网格员,在辖区内地毯式排查危房、旧房安全隐患,参与紧急疏散群众、转移群众财产工作。经过努力,此次极端天气未造成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高效迅速的应急处置办法获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责任感”将工作标准扛在肩上
“干起工作就像上满弦的发条一样!”熟悉白威的同事都这样评价他。2023年4月,白威外出考察时遭遇车祸,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医生建议其减少活动、卧床休息。
然而,白威始终心系工作,卧床时仍频繁电话沟通、指挥调度,稍好后索性坐着轮椅奔赴岗位,继续参与警务室(站)建设工作。因为工作繁杂,一坐就是一整天,患处时常隐隐作痛。特别是在建设团结路警务站和扶余路警务仓过程中,白威多次拄着双拐前往现场指导,对综合服务窗口进行详细规划,导致腿部出现严重浮肿。单位领导强制命令他回家休息,面对大家的劝阻,白威说:“这些工作都是我牵头负责,细节我最清楚,这时候休息一定会拖工期!”就这样,在白威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新建的警务站如期亮相街头。
今年3月5日深夜,气温零下18摄氏度,一名衣着单薄的老人蜷缩在团结路警务站附近瑟瑟发抖。执勤民警、辅警发现后,将老人搀扶到警务站内询问情况,但老人言语含糊,始终无法清晰表达出有效信息。得知情况后,对辖区情况较为清楚的白威立即赶到警务站,一边通过仅有的线索查询老人信息,一边联系辖区网格员协助调查。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寻找,终于找到老人的儿子张先生。原来老人因患病导致记忆力减退,出门后便忘了回家的路,家属已焦急寻找数小时。看到毫发无损的父亲被送回家,张先生握着白威的手连连道谢。
“有爱心”将百姓情感融入警魂
“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白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重视每一起警情,认真对待每一次求助,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为民服务工作。
一次入户走访中白威了解到,在镇赉县第一中学附近租住的高三学生小柳一家,是镇赉县嘎什根乡长发村贫困家庭,小柳学习成绩优异,但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风险。“如果能让小柳继续读书,这个家庭就有希望。”对小柳家庭的帮扶计划在白威心中逐渐清晰。此后,白威积极联系辖区派出所、爱心企业和社会人士帮助小柳家庭筹集学费、生活费,还经常到其家中看望慰问,与小柳谈心谈话,鼓励他用功读书。后来,小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大学。
白威常说,与老百姓打交道没有诀窍,只要拿出真心、热心和耐心,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就会相信咱、理解咱、支持咱。庆生社区徐先生因邻居家弹奏乐器声音过大影响休息,徐先生不堪困扰,多次找到邻居反映情况,双方沟通无果,致使矛盾升级,由“口水战”升级到动手推搡。白威得知情况后,带领辖区派出所民警和社区、物业等相关人员上门疏导,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通过“法律诊断+情感疏导”的人性化调解,最终让邻里重拾和睦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