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丛世和:在松嫩平原抗战到底 ●中共白城市委党史研究室 李禹晨 白城日报 2025年07月29日

丛世和,1895年生于吉林省洮南县(今白城市洮南市)。少年时因家境贫寒只读几年书,青年时代从事农业和打猎,1926年迁居扎赉特旗罕达罕。在与外界的交往中,他结识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的联络员赵玉珠,在赵玉珠的启发、教育和引导下,丛世和毅然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1940年5月,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团第一营营长。

转战于松嫩平原

上级命令丛世和到龙江、扎赉特旗、王爷庙、洮南一带,在日伪统治中心区域开展敌后斗争。丛世和按上级指令在家乡洮南、突泉和乌兰浩特一带建立了抗日游击区。因为丛世和是本地人,熟悉地理环境,群众基础好,他积极动员群众参加抗联,很快组织起一支70多人的抗联队伍,深入敌占区,进行抗日斗争。

为了组织这支抗日队伍,丛世和与少数民族人民交朋友。他细致工作,成功争取了当时在扎赉特旗担任要职的蒙古族人毕克特(包忠信),令其担任自己的交通联络员。在毕克特的帮助下,警察署长巴特尔、确扎木苏,自卫大队队长巴达尔胡等蒙古族人都团结到抗日旗帜下。

在蒙古族人民的帮助下,丛世和神勇出击。他身高1.8米左右,性格外柔内刚,身手敏捷,骑黄骠马、手使双枪且弹无虚发。在他的率领下,1940年5月抗联部队在洮南西北部山区组织一次伏击战,使一队“讨伐”的日本部队钻进了抗联的“口袋”被全部消灭。随后,丛世和率领队伍扒铁路、炸机车,袭击、重创、拔除敌据点。在洮南、龙江、碾子山、王爷庙、泰来、音德尔等地频繁出击,仅在1941年就取得28次战斗胜利、多次成功地偷袭了敌人营地和哨所,打死打伤日伪军300多人。日本宪兵队的“匪情”通报、告急文书,频频发至齐齐哈尔伪警察厅,称丛世和“先在洮南一带打游击,后活动于甘南、碾子山、龙江一带。其活动相当猖獗……”敌人的告急文书是丛世和辉煌胜利的最好证明。

不屈于日寇威逼

正当丛世和在老家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整训队伍、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时,早已投靠日军当了汉奸、真实身份为驻白城子日本宪兵队特务的旧相识刘景兰混入了抗联队伍。这导致丛世和所部陷入危险之中。

汉奸特务给丛世和领导的抗联队伍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刘景兰一边假装积极参加抗联,想方设法靠近丛世和取得其信任,一边将抗联队伍的行踪密报给驻白城子日本宪兵队。在日本侵略者的指示下,刘景兰把丛世和诱骗到泰来县城内,由驻白城子日本宪兵队进行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丛世和的交通员和联络员傅海军、李春和、包忠信等人。随后日本宪兵队根据刘景兰的情报,又将丛世和部抗日联军70余人全部逮捕。

丛世和等人被捕后,先在驻白城子日本宪兵队关押,后来转到齐齐哈尔监狱。日寇为消灭这一带的抗日武装力量,对丛世和等人多次审讯,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据当时给白城子宪兵队当翻译的付子言说,丛世和受到严刑拷打和残酷折磨,但他坚强不屈保守了党和抗日联军的机密。1943年春,日寇见得不到任何有效情报,将丛世和杀害,丛世和时年49岁。丛世和手下官兵也一样视死如归。跟随丛世和的警察署长巴特尔被押到白城监狱后,经常被灌辣椒水。他宁死不屈,日伪当局变本加厉,将生小米灌入他的腹中。等他从白城监狱出来时,已经不成人样,精神恍惚。后来,他被重新抓捕,关押在齐齐哈尔监狱,不幸牺牲。自卫大队队长巴达尔胡被押到齐齐哈尔日本监狱后,于1943年被杀害。警察署长确扎木苏被捕后被押到抚顺煤矿,又遭受日本人滚钉板的酷刑,不曾屈服,最后于1943年被日本侵略者杀害。

国难当头,丛世和领导的抗联队伍坚持抗日斗争,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丛世和率领抗联队伍在东北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坚持高举抗日大旗,在白城地区与日伪军作殊死斗争,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丛世和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将少数民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加强了抗日力量,使蒙汉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这对于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