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日报微信 白城日报抖音
首页
第02版:综合新闻

“青山微讲堂”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本报讯(思研)近年来,洮北区青山镇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思维、群众导向,不断创新理论志愿服务理念,培育特色理论志愿服务团队,统筹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在工作思路上求新、内容形式上求活、活动成效上求实,通过聚焦群众需求、上好三堂课、聚合三种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春风化雨润心田”,让党员群众真真切切感受、感动、感悟,实实在在发声、发力、发光,切实抓牢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理论思想政治宣讲宣传在服务群众中落地生根。

聚焦群众需求,让宣讲宣传更接地气。善于用好“热议”话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科学设置选题,以群众广泛关注、普遍热议的主题为切入点,吸引不同受众参与活动。善于讲好“红色”故事。以红色经典书籍为“教材”,以革命先烈先辈为“教师”,以阅读红色故事为“圆点”,为传统阅读赋予新的活力和激情,编排生动的党课。善于倾听“群众”需求。针对乡镇农村宣讲的对象大多是农民这一群体,用活用足现有资源,合理搭配,围绕群众关心的、关注的、疑惑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探索让基层群众乐于接受、入脑入心的宣讲模式,让宣讲更接地气。

聚焦三个课堂,搭建“微宣讲”。便利学习,打造“网络课堂”。在理论学习中,青山镇遵循“集中+自主”“线上+线下”“规定+自选”原则,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工作群、青山微讯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更新推送中央决策部署、学习资料和最新动态等,聚力打造“云端课堂”,让党员干部群众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都能“充电”,不断激发学习热情。技能学习,打造“田间课堂”。把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站所负责人、业务骨干、技术专家等纳入“兼职”农业技能宣讲队伍管理,并全部下沉到村级一线,开设“田间课堂”,对种植户进行培训,为党员群众讲理论、讲技术、讲政策;同时,把村里的“土”专家、“田”秀才纳入讲师库,全镇逐渐形成“外聘专家+业务骨干+乡土人才”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学以致用,打造“实践课堂”。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优势,立足服务基层一线,不断健全功能设施,精心组织农民书画展、“七一”展演、丰收节、“春晚”等活动,营造团结奋进、和谐快乐的工作和生活氛围。

聚焦三种力量,激活理论宣讲能量场。聚焦党员力量,组建干部宣讲队伍。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作为必修课,宣讲队深入基层带头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去年以来开展专题宣讲活动近30场。聚焦职能力量,组建专业宣讲队伍。依托司法、农业、卫生、民政等站办所职能,精心挑选业务骨干组建专业技术宣讲员队伍,按“百姓点单、专家接单”模式,深入基层宣讲,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群众讲授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医疗卫生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去年以来开展宣讲20余场。聚焦基层力量,组建百姓名嘴宣讲队伍。吸纳具备良好政治素养、一定理论水平、较强表达能力和志愿服务经历的基层群众,组建百姓名嘴宣讲员队伍,通过身边人讲述的身边事,有针对性地为群众解疑释惑,去年以来开展政策理论说唱活动10余场,覆盖辖区群众2000余人。

2024-07-24 1 1 白城日报 content_18126.html 1 “青山微讲堂”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