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日报微信 白城日报抖音
首页
第02版:综合新闻

这个“工驿站”暖胃又暖心

●本报记者 李政孚

环卫工人排队打热水。本报记者段卫军摄

近日,记者走进白城工业园区城南街道办事处草原社区工驿站看到,水壶、座椅和一次性水杯等物品整齐摆放,进屋歇脚的几位环卫工人喝着热水,坐在椅子上聊天,休息一会后又继续开始了各自的工作。

白城工业园区城南街道办事处草原社区工驿站在2023年白城市总工会的支持下进行升级改造,现已达到“五有”标准,即有统一标识,便于户外劳动者识别;有固定场所,工驿站为室内场所,服务区域相对固定,独立空间驿站面积不低于55平方米,能同时容纳户外劳动者20余人;有完备设施,通水通电,配备可供休息的桌椅、烧水壶(饮水机)、微波炉、空调、报刊书籍、应急药品和充电充气工具等基本设施;有管理制度,工驿站每天开放时间不低于8小时;有人员管理,工驿站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相关设施及处理意见簿。

饮水、休息、饭茶加热、取暖纳凉、手机充电、临时避雨……工驿站平均每天受益的户外劳动者人数达20余人次。同时,该工驿站还组织爱心快递小哥成立志愿服务团队,定期为辖区孤寡老人送爱心便当;设置“群众学习角”,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阅读分享会和手工DIY等活动,打造“驿站微课堂”,将“看得见”的服务与“看不见”的思想引领有机结合,让广大户外劳动者在春风化雨中坚定理想信念,受益人数近300人。

2023年底,依托草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草原社区联合相关部门在工驿站开展了“温暖一双手,美丽一座城”主题联欢慰问活动,用实际行动温暖了寒冷冬日的城市守护者。

今年,依托工驿站及党群服务中心平台,草原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户外劳动者主题活动,3月初,社区工作人员志愿加入环卫工人行列,与他们共同清洁城市;3月底,他们为户外劳动作业者送去保温杯和毛巾等慰问品;6月,开展了送清凉主题慰问活动,为户外劳动者送去了西瓜和矿泉水。

“工驿站为我们准备了药品和雨伞等日常用品,中午来不及回家吃饭时,还帮我们热饭菜,各方面服务做得非常到位,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环卫工人李清说。

“草原社区将持续深化对户外劳动者的服务,不断探索创新‘工驿站+’服务模式,协调辖区多方力量,推进工驿站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努力把工驿站打造成工会服务劳动者的靓丽品牌;还将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理论宣讲和培育文明乡风等活动,进一步做好工驿站相关工作。”草原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崔月林说。

据了解,工驿站是白城市总工会与各相关单位共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各界理解、尊重和关爱户外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市共有108个工驿站。工驿站主要为解决户外劳动者普遍存在的“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以环卫工人、园林绿化工、交通警察、市政养护工、出租车驾驶员和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为服务对象,免费提供舒适、暖心的休息空间,实现能喝水、能热饭、能休息、能阅读、能充电的服务功能,让广大户外劳动者既暖胃又暖心,体验到“家”的温暖。

2024-09-10 ●本报记者 李政孚 1 1 白城日报 content_20138.html 1 这个“工驿站”暖胃又暖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