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团圆,举杯邀月,相见甚欢,这才是过节应有的样子吧。而那些因各种原因分隔两地的兄弟姐妹们,他们的中秋节,是如何诉说思念、共话佳节的呢?
李秀荣、李秀芝、李秀珍三姐妹都是通榆县人。曾有话说过,儿女越出息,离父母越远。但李家姐妹的儿女却是越有出息,越不肯远离爸妈,一定把老人接到身边。75岁的大姐李秀荣和69岁的三姐李秀珍退休前都工作在教育系统,如今大姐随儿子生活在四平,三姐随儿子落户北京,72岁的二姐李秀芝从企业退休后,随儿女生活在长春。姐妹三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儿女考学到外地后,相继留在了外地工作生活,三姐妹也被儿女接到了身边生活,离开了通榆老家。
又是一年月圆日,每逢佳节倍思亲。走出鹤乡的三姐妹,是如何倾诉她们的思乡之情呢?尤其是三姐妹中的三姐,取得北京户口本是高兴的事儿,但因路途遥远,回通榆的次数少之又少,想起不免怅然。如今,三姐妹相隔三地,日常只能靠手机联络感情。
故乡,承载着三姐妹的青葱岁月,绽放着年少与青春的笑颜,也流动着各自成家后的往事。三姐妹携手共度过最年青的美好岁月,如今早已鬓发染秋霜,但无论世事如何改变,日子里有甜有咸,永远不变的仍是那份血浓于水的手足情和挥之不去的思乡情。
每年逢年过节,姐仨儿都是通过视频互诉思念。尽管不能与亲人团聚一堂,相隔异地的亲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将思乡之情和真诚祝福送抵对方。
今年也不例外,中秋节前姐仨儿就商量着依照以往惯例,三家在中秋节当晚吃团圆饭时一同视频,展示各家烹饪的美食、孙辈的成长和自己的节日新衣。而今年的中秋佳节有一个不同以往的新做法,那就是听闻通榆县城市改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看到改造后的通榆,姐仨儿就与在通榆生活的亲戚连线,视频看城建,录像看市貌。如今的通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老城区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园林绿化、交通设施等都得到了全面升级,城市面貌变得更加整洁、美观,百姓出行更加便利,虽不比大城市的繁华,但新通榆依然是姐妹三人引以为豪的故乡。
唱歌最好听的三姐李秀珍在中秋之夜,一展歌喉,给亲人们、给通榆带来了一场家庭版的“艺术盛宴”。
三姐通过视频对记者说:“树高千尺岂能忘根,鹤乡儿女走的再远,也走不出对家乡的思念。通榆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学习、工作奋斗的地方,那里还有我们心心念念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常回家看看是我们最大的向往,祝福家乡越来越好,也是通榆游子最大的梦想。”
中秋节是亲情最浓的日子,只因亲情常在,山海亦不为远。通榆游子的归期,亦不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