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日报微信 白城日报抖音
首页
第04版:专刊

倾力打造鹤乡版“爱细优”

——记白城市医院 “一大”“一小”重症医学科

逐梦、向好。洞观鹤乡医疗前沿,他们一个铁砚丹墨惊风雨,拨开迷雾见彩虹,称其为白城市医院重症医学科;一个杏林丛中弄清影,点亮了生命之光,名曰白城市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他们虽分别从属医院不同科系,但诊疗技术水准和所涵盖的服务范围均因承其监护治疗责任与使命,而成为医院特色学科中的“一大”“一小”重症医学科。

该院重症医学科筹建于2013年,开诊于2014年,2016年作为全市首家ICU在省、市医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创建白城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拥有高精尖医护人员29人,阵容强大、技术一流、设备先进。学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开放重症床位10张、亚ICU床位6张、病房为10万级净化系统,可独立控制室内温湿度,地(墙)面采用高吸音建筑材料,就医环境温馨、幽雅。

经过多年的锻造和打磨,白城市医院重症医学科已成为吉林省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单位、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急救医联盟单位、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成员单位。今年又申报了白城市临床重点专科、白城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该院小儿重症医学科,现有各类高科医护人员18人,科室占地面积800平方米,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病房、普通新生儿病房和感染隔离病房于一身,且每个病房的布局都是按照小儿易于接受的就医环境和生活习惯设计建造。

该科2018年9月迎着开启小儿重症治疗的曙光走来,唯心至臻,唯术至上,为目前全市首个拥有先进新生儿及儿童重症监护室的专业学科。他们以该院儿科2013年与长春市儿童医院结成协作科室为契机,不断构建新发展格局,于近年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结成专科联盟。

扩容·提质——

释放医院特色学科服务信号

“一大”学科——凭借以人为本、精湛的学科技术和先进的多功能电动床(翻身床)、有(无)创呼吸机、血滤机、血液灌流机、可视电子支气管电镜、床旁彩超机,实时监护治疗复杂大手术术后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术后需要高级生命支持、重症肺炎、APDS急性呼吸衰竭、肾衰竭、高血压急症与危象、上消化道大出血、淹溺等病人……

“一小”学科——“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学科视新生患儿为亲人,依托自身医护团队倾情打造的“管家”式、“保姆”型新生儿温馨疗区的优势,用心监护治疗糖尿病产妇及妊高征后危重、窒息、早产、败血症、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患儿……

多年来,为了探究重症医学科的治疗秘笈良方,他们把关键的工作着眼点放在提高医疗技术和精准服务上。2018年底,在医院多方发力、多方施策的基础之上,狠在抓好学科医疗工作提质升级,突出重点专科建设的同时,及时针对医院“一大”“一小”发展新路径,精心制定和出台该“两科”诊疗+服务细则,他们在加快推进该“两科”发展建设上下功夫。夯基础、补短板、上项目,并有计划、有目的结合医院“一二三四”五年发展规划,亮出了打造白城域内最强的ICU(NICU)品牌。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科精尖医师涌现了、设备配置完善了、专业水准提升了、病房环境建设力度提高了,且带头人都是临床经验丰富,擅于诊疗急危重症、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监护治疗危重症病人需求的专家。

映像·传承——

集众力让“I”成为“爱”的代名词

与其说功崇惟志,还不如说业广惟勤,何况“重症”者。难治、不好痊愈有目共睹。

如何在有限的监护治疗中与死神赛跑、向顽症挑战?争时间、抢速度,筑牢命悬一线高危患者的生命屏障。他们不但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交出亮眼的成绩单,而且因其诊疗向“重”而行,同属重症医学科,变得近在咫尺。

为了拉近“一大”“一小”不同就诊者看病就医的距离,白城市医院重症医学科、小儿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殚精竭虑、披肝沥胆,花费大量精力,付出辛勤的汗水。他们“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技术为怀,以服务为念,不断捧温情守望,传承学科厚重医疗底蕴,内练硬功、外塑形象,既在自身技术提升上下功夫,又在自我服务举措上动脑筋、想办法,他们以仁爱为标识,心静如水、白衣无尘,把医院倡导的“德高医粹、尚新至善”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

面对所接触的高危重症患者,针对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完成的“高难险”任务,他们迎难而上,“不止步、不懈怠、不停歇”,时刻保持医者仁心、有疴必治的学科传统。“爱”字当头,用心把对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融进日常工作中,做朋友、当亲人。

该院重症医学科——自成立以来,他们每日不厌其烦面对术后不平稳、心力衰竭、肾功衰竭,对于需要血滤机、灌流机等维持生命体征及需人工照顾、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而言,足以观其全貌佐证他们的大爱担当。

该院小儿重症医学科——之所以能够拥有一支医疗业务水平高、基本素质过硬的全新医护团队,承担白城地区2/3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任务;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展新生儿换血术及PICC技术,有效进行新生儿母乳喂养及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常频和高频机械通气与胃肠外营养等治疗;之所以能够亲身见证世间最美“哇”的一声啼哭,主要原因是出在他们爱患者、爱岗位、爱包容一切。

近年来,一个每月收治重症患者逾150例,抢救治疗急危患者指数呈上升趋势的ICU;一个曾经成功救治26周和28周的超早产儿,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深受社会关注的学科,正是他们对“I”(爱)的生动写照。

匠心·驱动——

凸显出让“C”成为“细”的诊疗经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在白城市医院重症医学科、小儿重症医学科,提及他们这些年的发展经历和行医之道,无论是和学科带头人请教,还是去找护士长求证,或是到病房同患者闲聊。其说词都是一样的,是“细”支撑着他们跳起摸高、持续前行的力量所在。

按常理说,医院医护人员主要职责是治病,可在其重症医学科却远远超出这一服务范畴。他们除对病患全身心投入治疗外,还包括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监护和精细化管理。他们既是全职医师,又是精心照护病患的亲人。

每一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从服务细节末节到日常沟通,从治疗费用医保报销到精准对症选择医师医治,每一项工作、每一个诊疗环节,他们都能一丝不苟、如数家珍。

在这里,他们事无巨细。重症医学科每天诊疗所接收的患者大多都是心情焦燥或处于昏迷状态、意识不清醒的患者。每个患者的抢救治疗在特定情况下都需要3-4小时,有的还是癌症晚期患者。特别是在患者气管、测管、插管评估与医师查房上,更是仔细认真。

小儿重症医学科则采取非营养吸吮、“鸟巢”人工包裹垫、播放轻音乐等办法对患儿进行观察和安抚。尽管就诊者入住一般要经过20天至30天或二三个月时间,可他们却仍然有条不紊把工作做好。

2020年4月的一天,该院重症医学科接收一名高烧不退、肺的氧合功能很差、不能脱离呼吸机支持的转诊患者。面对与患者危重病情交锋的情形,他们不论是学科带头人,还是主治医师、护士,都要经受着严峻的考验。经过7个日夜的不懈努力,终于把患者从危重边缘拉了回来。每个班次下来,大家都汗流浃背,面部被口罩和防护服勒出了印痕,可当他们看到患者转危为安,每一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为自己心系病人、敬佑生命的举动点赞。

事隔4年又是在4月,该院小儿重症医学科,突然接到院手术室急救电话,“剖宫产娩生出一女婴,没有哭声,快来手术抢救!”当时小儿出生体重为2.8公斤。

马上行动,小儿生命高于一切。该科原本安静的病房,立即噪动起来。学科带头人、主治医师经过初步会诊后,便施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急诊送血采样,得知患儿母亲孕期持续贫血,从未系统治疗过。且小儿血红蛋白只有50g,诊断为胎母输血综合征,在征得小儿家属同意,并请示医院领导后,由专人急提O型阳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0.5U,经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系统支持下,小儿逐渐出现规律性的自主呼吸,历经8天的有效治疗和耐心照护,小儿身体状态良好,体能恢复正常,上演了一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大爱之歌。

积淀·施策——

倾全力让“U”成为“优”的风向标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

作为为人民群众谋健康福祉的医院,崇尚着优质服务,践行着优异、优胜的服务理念,事关医院学科发展建设的全局。特别是在医改新形势下,让“U”向“优”进阶,已经是当“优”不让,成为助推重症医学科发展的试金石和动力源。

对此,白城市医院重症医学科、小儿重症医学科广大医护工作者,设身处地,从一做起,面向高远,“迎着问题来,带着问题去”。用责任诠释职责的真谛,用优质托起患者生命的绿洲。

该院重症医学科——在诊疗上从急诊危重病人、普通疗区危重病人治疗入手,经ICU专科医师会诊,转到重症病房,待到度过危重阶段——移至亚ICU病房(家属可陪护)——再到患者病情稳定——转至普通病房,进而经过巩固治疗后出院,每一步工作都优至又优。

该院小儿重症医学科——则对来院及外院转送的新生儿、高危患儿经学科带头人、主治医师会诊后——转至新生儿病房——待到治疗好转后康复出院,每一步治疗过程,除医师精湛诊疗外,一个很大的原因,源于他们系出于心的优质服务上。

寓医于行,集技术于日常提升中。2019年重症医学科精干医师通过吉林省重症病例研讨网络平台,与省内重症专家一道分享急性肺栓塞病例,之后该科又有医师参加全省重症镇痛镇静病例讨论大赛,获得优胜奖。

在此期间,学科带头人还以担任全市镇痛镇静学术沙龙活动主持人的名义,召集外县市同行,广泛就镇痛镇静学术进行科学研讨,深受业内瞩目。

2020年,学科再次选派精干医师在全省“爱心悦动力”血流动力学演讲比赛上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医师同台竞技,获得最佳人气奖。同年,又有精干医师在全国“深思明辩”抗感染病例比赛(东北赛区)决赛上与省重症专家一同分享一例脓毒症病例,并取得优异成绩。

2023年,他们组团参加的全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学术会议。这一切的一切,都标志着该学科诊疗技术与服务迈向了新高地,跨入到全优发展的重症治疗新时代。

而小儿重症医学科更是出神入化,凭着全优质技术和服务,对所治疗的患者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断再现一个又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诊疗佳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时下,聚焦赋能创新学科主线,探索发展ICU(NICU)医疗新路径,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白城市医院“一大”“一小”重症医学科正携手并肩、高屋建瓴,昂首在鹤乡大地上,谱写更加鲜活、瑰丽的重症治疗新篇章。

2024-09-19 ——记白城市医院 “一大”“一小”重症医学科 1 1 白城日报 content_20390.html 1 倾力打造鹤乡版“爱细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