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日报微信 白城日报抖音
首页
第02版:综合新闻

幽静里寻诗意 自在处享安然

——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走笔

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梦回大辽小院。

●本报记者 李政孚 文/摄

这里,是幽然秘境,神秘又可亲;这里,是休闲乐土,古韵带新风;这里,是心灵驿站,松弛而释然……这里,就是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一个欣赏美景、释放压力、聚餐团建的绝佳去处。

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24.86万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于2023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位于大安市区南2.5公里,导航“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即可到达。

度假区原乡民俗中的大车店和连二炕;网红露营基地中的太空舱和苹果舱;餐饮服务中的全鱼宴、全羊宴、东北特色杀猪菜、烧烤和卡拉OK;娱乐项目中的亲子乐园;庆余广场上的篝火和节庆演出;最近种植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格桑花、万寿菊、金鸡菊、海棠、孔雀草和百日草等20余种不同植被及刚刚安装的40平方米的电子屏幕,使来到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的人们从视觉、听觉和味觉上享受到了不一样的乐趣。

煤油灯、鸡毛掸子、缝纫机、黑白电视、收音机、小孩子悠车……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载满东北民俗文化的怀旧式小屋中,各种老式物件令人回忆满满。

度假区内,按照旧时最大的旅店大车店打造的饭店内,炕、炕桌、马嚼子和马鞍等旧时物件,使人们在享受美食时,怀念自己的难忘岁月;大车店内最多能够容纳100余人,还有卡拉OK,举杯高歌一曲,现场氛围立即拉满。

民俗博物馆内,灶坑门、琉璃瓶、升、斗、秤杆子和谷风车等物件,每一件都能够勾起一段美好的记忆。

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建筑风格有机结合,置身度假区内,将人带回了那个满是童年珍贵回忆的地方。一个个老物件,使人们已经模糊的童年记忆在脑海中逐渐清晰。

安静、放松、自然、享受,大红灯笼、国旗招展、烧烤帐篷、茅草屋顶、幽静小路、辽金文化……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将东北民俗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隔断外界喧闹嘈杂,人们身处其中,恍若隔世。

每逢中秋节、端午节、国庆节、劳动节、春节和元宵节等节日假日,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都会举行节庆活动和篝火晚会,截至目前,已开展近20场。

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舞蹈学校演出、秧歌队演出、知识版权现场会、大安职业技术学校研学、新疆哈巴河县研学交流、白城市直高中研学、企业团建……如今,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已成为大安、白城和各地举行大型活动的好去处。过去一年,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接待人数达35万,总收入410万元。

梦回大辽小院中,触摸和感受着辽金文化;一座座徽派风格建筑,彰显着特别的美感;成排的烧烤帐篷中,游玩的人们撸着串儿举杯畅饮;舞台上表演着节目,人们在下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铁锅炖;荷花民宿、太空舱、小树屋亲子房和苹果舱等不同房型等待着人们酒足饭饱后安然入住。

伴着江边新鲜湿润的空气,映着天边灿烂的晚霞,人们来到这里,坐享欢乐盛宴,卧看满天星辰,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下一步,我们继续完善度假区研学课程体系,举行节日节点节庆活动,整合附近村屯,开发休闲农业,努力开发温泉资源,使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变得越来越好,吸引更多人来到这里。”大安市大赉乡党委副书记曲瑞雪说。

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中,自然景观与人文魅力共存,人们在这里,隔断外界喧嚣,褪去满身疲惫,安享静谧悠闲,宠辱偕忘,自得其乐。

2024-09-27 ——大安凤翎渔村旅游度假区走笔 1 1 白城日报 content_20734.html 1 幽静里寻诗意 自在处享安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