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日报微信 白城日报抖音
首页
第04版:专版

耕植杏林八十载 荣耀黉门踏歌行

——记塞上医坛明珠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门诊楼外景。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门诊楼内景。

医院参加唐山大地震紧急救援医疗队合影。

欢送医院外科医生牟殿良(第二排左六)参加坦赞铁路援建救护工作。

●王淇

春秋有序,风起潮涌,行板如歌。

如若掀开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80年来厚重的发展史,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她涉急流、闯雄关,始终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处低谷而力争,遇坎坷而不馁。昔日依托铁路办院而蜚声域内外,今日背靠群英汇萃的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院,脚踏实地、前程壮阔,积聚绘梦筑梦的热爱。

每一个时期,她的发展变化都见证了一段历史,像印记一样烙在人们心中,成为辉映城市文明与进步、再现医者风采的靓丽名片。

如凤凰涅槃、华丽转身的美丽天使,总有唱不完的护佑生命之歌。可谓不到该院不知道所遵循和倡导的“大医精诚、仁爱济世”发展理念,是如何契合时代节拍,向新而行,一步一个脚印地续写荣光与梦想的医者答案,让有着“吉林省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吉林省公众信得过窗口示范单位”“吉林省卫生系统行业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的医院成色更足。

驱阴霾  步正轨

——彰显大爱初心 名扬四面八方

(1944年—1998年)

她跨山越海,一路走来一路歌。在筚路蓝缕中打造,彰显挺膺担当。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其历史沿革可上溯至日伪统治白城时期。1944年由日本满铁所建,隶属于洮南满铁分公司。1945年,白城地区及铁路沿线上的原日本满铁诊疗所被当时的民主政府接管,改称铁路白城子卫生所,服务人群辖制白城铁路管辖范围,南至吉林省松原长岭的太平川,东至前郭,北至黑龙江省的泰来、内蒙古自治区的索伦1000多公里铁路沿线的职工和家属。成立伊始,设备简陋,规模较小,仅有几名医护人员,他们克服当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积极配合民主政府,开展防疫、灭疫,阻断大规模流行性霍乱、鼠疫传播,多次参加平齐、长白、白阿铁路枢纽线上的战地救护和群众医疗救治工作,为保障铁路交通大动脉的畅通无阻,支援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52年,扩建后的卫生所正式成立白城铁路医院,医务人员增至近百人,设有综合病房,床位30张,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1953年,白城铁路分局划归锦州铁路局管理,医院也随之改变隶属关系。他们将原来的综合病房划分为内科系、外科系两个病区,门诊科室基本齐全。1955年,医院在原有的长岭太平川铁路卫生所、乌兰浩特铁路卫生所、索伦铁路卫生所基础上,又在铁路沿线的白城站前、洮南、通榆开通、镇赉、镇赉防腐厂、阿尔山六地分别设立卫生所,在白城铁路机务段、车辆段设立两个保健站,直接服务患病人群达5万多人。1958年,白城铁路分局划归齐齐哈尔铁路局管理并成立党总支,医院职工总数增加到200人。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根据当时形势需要,他们把防治浮肿病作为工作重点,科学自制了补心丹、舒肝丸等20余种中成药,应用于临床治疗,为国家节约了资金7000余元,较好地控制了疾病传播。

1970年,为了支援坦赞铁路建设,医院选派外科医生牟殿良随同国家医疗队出国,负责援外单位医疗服务和对当地人们进行医疗救助,帮助解决缺医少药的问题,把中国人民的友谊带给了非洲人民,受到了援建单位和坦赞两国人民的欢迎和好评。1972年,医院为培训实用型医疗人才,自己创办简称“七二· 一”大学。学员从院内正式职工选拔,开设药理学、生理学、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中医专业基础和临床理论知识医疗专业,学制两年,完成中等专业学业后再回到医院工作。

1975年,医院选派内科医生张延宏同原铁道部医疗队进入海拔2850米的西藏格尔木地区,为原铁道部设计院勘探人员和藏区群众进行医疗服务,培训“赤脚”医生,普及高原水肿、高原昏迷、雪盲、日晒性皮炎、高原冻伤等卫生知识。1976年,唐山突发大地震。医院组成了14人医疗队,参加紧急救援。医院的许林、张彦新因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期间,医院还对灾区转来的200多名外伤化脓感染、骨折伤员进行手术和治疗。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给医院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该院在原址上进行扩建,增设了病房,增加了床位,已基本达到综合医院所具备的基础设施、科室配置、人员结构等功能要求。1979年,该院被原铁道部命名为“全国铁路红旗医院”(全国仅10家)。1981年,他们召开了医院首届党员代表大会,并于1987年升格为党委。

1994年,眼科医生郑党军“一心为患者”的先进事迹,获评沈阳铁路局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劳动模范,应邀参加“十一”国庆观礼。1998年,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平齐、白阿铁路部分路段被冲毁,医院派遣多名党员干部医护人员与沿线所辖职工积极深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帮助当地群众开展防病、治病活动,赢得了平齐、白阿沿线上的各界人士和铁路职工的好评,受到沈阳铁路局的表彰。

辟蹊径 上档次

——改换“铁”字门牌 背靠高校筑梦

(1999年—2017年)

机遇总是眷顾善于谋求自身发展的人们。

历史的车轮行至1999年11月,饱经磨砺的铁路医院迎着新千年的灿烂曙光,搬出了狭窄拥挤的铁路闹市区,乔迁至白城市洮北区内环路东南角的青年南大街31号。新址面向市区街市及铁路职工住宅区,毗邻白城火车站和公共汽车站。交通便利,环境适宜,占据地利行医优势。总面积22948平方米,建筑面积21830平方米。乔迁后,医院除保持对外正常接诊外,还承担着沈阳铁路局白城分局管辖内近10万职工和家属、离退休人员的疾病预防、医疗、保健任务,并设有医疗分院及铁路沿线的10个卫生所。

2004年4月,医院整体移交由白城市教育局管理,同年9月正式更名为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1年,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上划省管。2016年7月,通过洽谈对接,医院成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协作医院。在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斥巨资大量引进国内先进的64排CT机、平板运动心电图机、射频控温热凝仪、臭氧治疗仪、可移动超声诊断仪、高频震荡排痰系统等医疗设备,为适应医院未来发展需要提供了强有力的设备支撑。

新起点孕育新希望,新征程创造新辉煌。归口上划后的医院,与白城医高专一道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校院“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他们按照“全面提升、突出重点、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思路,积能量、补短板、强弱项、集众智,向经营指标要效益、向成本管理要效益、向信息决策要效益、向人员能力要效益,锚定奋斗目标,大力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加速高技术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提升校院融合、“双职称”(双师)职工交叉任职互补力度。在提高医院管理和诊疗水平的同时,分期、分批引进急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加大“贴近实践、贴近职业、贴近岗位”与临床诊疗接轨的工作步伐,通过开启医院床边教学实训基地,倾力打造白城医高专“双主体”育人模式,这也为学校校院“一体化”建设,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医疗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项举措开辟了学校从课堂教学到实践育人的先河,其成功经验在省内外广泛推广,这也为医院的后续发展做了强有力的铺垫。

强韧性 赋动能

——契合时代潮流 绘就大医蓝图

(2018年起至今)

医者之道,贵在内外兼修、自成一格。这不仅体现于医院外部环境,更体现在医院医师资质和医疗技术水平上。

2018年医院大手笔、大动作对主楼进行综合维修改造,窗明几净,满目皆新,杏林飘香,万木逢春。2022年9月,建院以来首位医学博士、骨科知名专家宋险峰担任院长;2023年9月,全国名中医、长江学者、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肿瘤血液中心主任、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首席教授王檀来院坐诊。

进入2024年,医疗专家和学科诊疗成果亮点纷呈,云集着在全省糖尿病肾病领域以“传帮带”见长的消化内分泌代谢科石莉,在全省超声质量控制领域以善于科学施治有名的超声科严伟,在全省心血管内科领域以治标治本著称的朱荷香,在全省研究性医院肿瘤学和乳腺生殖治疗领域以建树颇多立科的血液肿瘤内科刘艳芳,在全省泌尿肝胆外科疾病诊断领域以经验丰富为师的泌尿外科杨洪安等知名专家。

也就是在这一年,该院在重点学科推进上更是亮点频现,“治”者有道,成绩斐然,仅开诊一个月,就凸显出医院强大实力。在收治患者41人中,有已完成复杂疑难手术23例的骨科孙皓医护团队;有接诊患者超过1000人的中医儿科陈晶岩医护团队;还有让患者“耳聪鼻畅喉润”,疑难诊疗手术新项目备受患者关注的耳鼻喉科张文龙医护团队等。

此外,医院成功研发的糖尿病同神经病变检测与留置针静脉采血治疗技术,复杂性心律失常、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包裹性胸腔积液、恶性卵巢肿瘤临床手术技术,尿毒无张力疝修补、肾上腺肿瘤切除、输尿管癌根治手术技术,静脉溶栓、焦虑抑郁评定治疗技术,肾上腺肿瘤手术麻醉与胰腺癌内脏神经射频消融技术,眼底照像及荧光造影技术,液氮冷冻治疗技术,均已成为医院“专家工作室+”品牌科系化服务的主要诊疗技术项目和医疗品牌。

重医疗,强教学。近年来,医院已为学校临床医学院培养实习生(见习生)156人,为护理学院培养实习生(见习生)817人,累计授课教师近百余人次,且新建了寓中医、康复于一体的长庆院区(中医治疗中心、康复诊疗中心)。目前,医院现有正高级主任医师24人,副高级副主任医师64人,中级职称主治医师48人。学科布局科学合理,诊疗阵容强大,国内高精尖水准的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放射科新引进的数字钼靶机、数字胃肠机、256层CT机,诊疗功能已跃居全市高精尖检测水平行列。

赓续奋斗筑新梦,致力医坛洒甘霖。

前行砥砺耕沃土,永葆初心向未来。

如今的她举旗定向、以人为本、抢抓机遇、务实精进,汇时代之灵气,展杏林之风采,凸显着开放、搞活、创新、赋能的气势,再现人工智能、大数据、可持续内涵,竭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征程上,稳步前进。

未来的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一定会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高度,无负时代、无负人民,更加绚丽芬芳。

2024-12-19 ——记塞上医坛明珠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1 1 白城日报 content_24073.html 1 耕植杏林八十载 荣耀黉门踏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