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是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洮北区立足资源优势,持续推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特色养殖之路。
特色养殖 致富有“鹿”
梅花鹿浑身都是宝,鹿茸、鹿血、鹿肉等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和经济价值。近日,记者走进洮北区东风乡青山村天盛鹿场,只见干净整洁的鹿舍内,一群体态匀称、动作轻盈的梅花鹿在悠闲地“散步”。
鹿场负责人顾天飚日复一日地清扫鹿舍、照顾梅花鹿。“鹿是反刍动物,生活习性很简单,需要喂养玉米秸秆、青草、树枝等粗饲料。母鹿每年只繁育一次,6月份左右产仔,9月份交配……”提到养鹿,顾天飚打开了话匣子。
虽然梅花鹿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但刚把鹿引进时,有的鹿会出现水土不服问题。顾天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开始查阅大量资料,又请教畜牧专家,最后调整了鹿的喂养方式和饲料配方,添加多种微量元素,一段时间后,鹿逐渐适应了新坏境。
20年来,顾天飚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他的梅花鹿养殖事业也早已步入正轨。
据了解,一只的鹿寿命有20年左右,产茸的旺盛期12年左右。目前,该鹿场存栏梅花鹿60多只,一只鹿每年产出效益达6000多元。
生态养鹅 助农增收
走进洮北区青山镇鸿源生态散养农场,一只只毛色雪白、脖颈高昂的大白鹅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
该农场于2018年开始投产,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有白鹅养殖大棚,配套生活管理用房、仓库等设施,采用生态散养的养殖模式。
在新养殖模式下,每年销售白鹅3000只左右,销售额约50万元。在稳固养殖的同时,农场还积极探索产业链延伸,鹅肉、鹅蛋、鹅绒等相关产品都远销海内外。
白鹅能安全过冬,充足的饲料是关键。农场充分考量鹅群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依据科学养殖,为白鹅精心调配“营养餐”,不仅增强了白鹅的体质,还大大提高了鹅肉和鹅蛋的品质,真正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特色养殖不仅为农场带来可观的收益,更成为了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