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年,回家是人们心中最大的惦念,而在回家的旅途中,能喝上一杯热乎水,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方便面就倍感温暖,但是您知道火车上的水是从哪来的吗?近日,记者走进白城火车站,去了解一个不为人知的铁路工种——上水员。
“各位同志,早上好,咱们开始交班儿,先强调一下安全,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穿好防护服,带好防护设备。”见到白城火车站客运车间上水值班员董旭军时,他正在早会上做安全提醒。据了解,上水工作需要在火车停站时间内,完成整列车所有车厢的上水作业,这样才能保证车上的旅客有水喝、有水用。
记者跟随董旭军来到火车旁,他介绍:“老式上水设备整套导管的重量是25公斤,全长30米,需要手动连接,很费力,冬天怕冻,上水时需要倒管,上一次水就得倒一次管,一天平均是30次列车,劳动强度非常大。从2016年开始,车站用了新的全自动电子上水设备,冬天有加热的功能,虽然还需要人工拽管,但也减轻一些工作负担。”
整个车厢的上水作业让上水员们频繁往返于各车厢间,每天重复着插管、开阀、注水、拔管一整套动作。上水工作虽然看似容易,实则时间紧迫。几个来回下来,衣服里面已经热的开始冒汗,寒风一吹,又瞬间冻透全身。
对于上水员来说,冬天是最难熬的季节,作业时溅到衣服上的水会瞬间结成冰,脚下的石砟路也需格外小心,防止一不留神摔一个“腚墩儿”。但是为了保障列车供水,即便再辛苦,上水员们依然无怨无悔地默默付出着。
记者手记:这样的一群人,每天在轨道旁奔跑,为的是争分夺秒给每趟列车加足水;这样的一群人,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才有了千千万万旅客们温馨的旅途。每个行业都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付出的背后,是一份坚守,更是一份责任。让我们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