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政孚)近年来,通榆县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专业性、实效性,构建随时代同行、与大局共振的干部教育格局。
聚焦教学主线,提升理论素质。他们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和“铸魂赋能”行动计划,紧扣岗位需要、干部需求和事业发展,组织好理论学习。通过深入学、系统学、反复学,让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广大干部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立足党性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他们坚持用活用好“红色资源”,切准“红色文化”发展脉络,深入挖掘烈士陵园和非公党建指导服务中心等特色资源,追寻“独胆英雄”赵树满的红色脚步,累计组织200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干部切实将红色传统发扬好、把党性基因传承好,牢牢守住红色根基和血脉。
紧盯能力提升,强化专业培训。在域外资源利用上,他们借助省委党校“两送两服务”活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项目、吉林大学对口帮扶契机,请专家教授上门讲学、网络送学,派干部进名校求学,使高端培训成为通榆培训特色、培训品牌,真正做到干部足不出户就能接受高端培训、掌握前沿知识;在本地资源发掘上,他们立足白城市“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通榆县“四大产业”集群发展实际,开发三一零碳智造产业园、兴东升压站和牧原屠宰加工厂等专业能力提升现场教学点,让学员“零距离”接触“活教材”,将改革发展、惠民利民的成果摆在学员眼前,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激发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
拓宽培训渠道,创新教学模式。他们在采取讲授式和研讨式等常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式、演练式、体验式、互动式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授课方法,努力使师生相互渗透,教学相长。同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新时代e支部和吉林干部网络培训学院等平台资源,开展“书香机关”创建、“手机党课”“送书劝学”等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督促干部将学习融入工作、生活和实践中,真正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