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许海军)近日,市司法局通过实地指导,点对点、面对面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心理问题,及时消除社区矫正对象监管风险隐患,推动社区矫正机构积极探索心理疏导矫正之路,构建“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工作模式。
开展认真细致走访,全面掌握动态。将摸排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状态融入日常走访工作中,对社区矫正对象做到基本情况清、行动去向清、生活状况清、社会关系清、现实表现清、心理状态清,并结合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重点关注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状况。
实行个别疏导解压,培养健康心态。针对心理问题测试存在问题及主动申请帮助的社区矫正对象,聘请常青藤专业社工或邀请社区戒毒社会化延伸干警进行心理问题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结合个体实际情况因人施矫、制定心理疏导方案。
实施心理矫治对象追踪,强化矫治效果。对个别心理咨询的社区矫正对象实施追踪,常态化监测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状况。引导社区矫正对象乐观看待问题,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动亲属共同帮助,教会社区矫正对象通过自我调适、心理暗示、合理宣泄等方式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适时进行总结评估,科学制定规划。社区矫正机构定期开展风险评估、效果评估,结合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心理健康量表。重点关注问题个案发展,及时进行危机干预。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及时调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