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俊楠 刘淼 王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白城市能源局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立足白城新能源资源禀赋好、产业起步早、发展空间大的特点,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以‘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引领,推动‘五大基地’建设,促进风光资源优势深度释放,更好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胜势,把新能源培育成具有白城特色标识度的工业新质生产力。”白城市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飞军在接受采访时说。
持续做强新能源生产开发基地。继续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白城能投60万千瓦风电等30个新能源开发项目。确保年底前世界高纬度地区首个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建成并网,全市新能源开发规模达到1900万千瓦。积极推进老旧风电场“以大代小”升级改造示范项目。做好“吉电入京”高比例新能源外送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建成通榆傅家、大安乐胜2个500千伏变电站。
全力打造新能源绿电消纳基地。加快推进洮北、通榆两个增量配电网园区基础设施和风电场建设。瞄准电价敏感型、绿电偏好型、出口外向型产业有效开展靶向招商,大力招引负荷企业落户增量配电网园区,确保年底前实现实体化运营。推动洮北、通榆绿电园区提质增效。推进上电年产1吉瓦时全钒液流电池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底前一期建成投产;加快远景白城零碳产业园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前完成智慧变频器、变压器工厂建设。加快释放“电头工尾”磁场效应,加快实施通榆云针、洮北蓝耘、大安九章智锦、镇赉金达源4个算力重点项目。
加快建设新能源绿氢化工基地。积极探索“绿电+绿氢+绿氨+绿醇”路线,6个标志性项目在白城落地转化。重点推动阳光电源大安绿色甲醇、中核汇能通榆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等绿氢化工项目落地实施,华能洮南3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开工建设。确保上半年吉电股份大安绿氢合成氨一期率先产出全省第一批规模化绿氨、上海电气洮南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项目率先产出全国第一批市场化、规模化绿醇,点燃“氢动吉林”新引擎。
培育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强化头部企业引进培育,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抓好上海电气、三一重工等企业的风机、叶片订单生产,释放“新东起”风电塔筒产能,推动洮南致远氢能装备制造项目竣工投产。引导和鼓励三一重工、上海电气、远景能源等重点企业充分发挥“链主”作用,带动关联供应链企业,吸引配套供应链企业向白城聚集,促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供应链属地化、集群化发展,力争产值增长10%以上。
率先建成新能源智慧储能基地。一是积极推进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持续跟踪项目进度。力促中慧铅碳、上海电气全钒液流2个储能电站年底前竣工并网,积极支持洮南启动全省首个压缩空气储能一期项目;抓好远景智慧储能核心零部件生产项目,推动铅碳、全钒液流、磷酸铁锂等电池项目量产升规,在全省形成引领示范作用。二是探索建设寒区储能实证基地。加强与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沟通联系,积极探寻合作,引进更多类型的新型储能技术,为三北地区未来新型储能发展提供试点示范。
李飞军说:“白城新能源发展符合国家‘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我们将把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干事创业强大动力,找准‘切入点’,跑出‘加速度’。围绕新能源生产开发、绿电消纳、绿氢化工、智慧储能、新能源装备制造,兼顾火电和电网的支撑作用,加快打造省域新的经济增长极。今天白城资源的‘风光无限’,必将成就未来振兴发展的‘无限风光’。”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李晓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