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催农人。近日,记者来到洮南市黑水镇,只见200多栋西瓜大棚错落有致,棚内已是一片绿意葱茏,孕育着致富增收的希望。
走进瓜农肖丹家的西瓜大棚,温热的气息裹挟着泥土与绿叶的芬芳。一株株藤蔓顺着支架整齐垂挂,翠绿的叶片间,嫩黄色的小花星星点点。肖丹穿梭在瓜藤之间,手法娴熟地为西瓜藤盘蔓、打茬。
“目前西瓜已进入了开花阶段,每天5点半至10点之间是授粉的黄金时段,这个时段效果最佳。”肖丹介绍。
肖丹只是黑水镇瓜农的一个缩影。从育苗到栽培,瓜农们坚持在各个环节持续创新,通过将南瓜根与西瓜芯进行嫁接,不仅极大增强了西瓜植株的抗病抗虫能力,而且产量也有了显著提升。同时,引入吊蔓技术合理密植,实现了单位面积的种植株数大幅增加。
“我家的西瓜在2月1日育苗,3月6日移栽,预计5月10日左右便能上市了。”肖丹告诉记者,采用吊蔓技术后,自家大棚西瓜苗达到3400多棵,相较传统平爬种植的800至900棵,实现了数倍增长,产量也随之大幅提升。此外,棚中棚保温、精准施肥等精细化管理技术,为西瓜生长营造了适宜的温度,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成熟的种植与销售模式让瓜农们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以肖丹家为例,每年收入约35万元,净利润可达20万元左右,今年头茬西瓜预计销售量超1万斤。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黑水镇推行“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合作社与镇政府农科站密切协作,积极为瓜农们引进新型种植模式与技术,助力西瓜种植实现提质增效。与此同时,镇政府搭建销售平台,全力打造黑水西瓜品牌,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如今,黑水西瓜不仅与省内大型商超建立了稳定合作,还畅销至广东、福建等地。
洮南市黑水镇西瓜产业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正朝着规模化、科学化、品牌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谱写着甜蜜的致富新篇,黑水西瓜也成为当地熠熠生辉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