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军
四月的通榆大地春意盎然,走进树满街道的孝老餐厅内更是暖意融融。通榆县爱心志愿者协会的红马甲们正手持理发工具,在30多位老人面前忙碌着。这是通榆县爱心志愿者协会正在开展的学雷锋公益活动,也是协会10余年公益长跑的缩影。
四季坚守 温暖鹤乡
该协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在会长肖峰的带领下,将雷锋精神化作具象的温暖。每个周六清晨,环卫工人的休息点总会准时出现志愿者的身影。夏日里,冰镇矿泉水和雪糕驱散酷暑;寒冬中,热粥与包子温暖身心。截至今年3月,这份“爱心早餐”已风雨无阻坚持了832周,惠及环卫工人1.6万人次。
该协会不仅关注弱势群体的温饱,更注重精神关怀。中秋送月饼、春节送年货……志愿者们还会自编自演小品、歌舞,让敬老院变成欢乐海洋。在通榆23个乡镇的田间地头,也总能看到红马甲们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为孤寡老人检修房屋的身影。
孝老餐厅 情暖夕阳
2024年11月11日,该协会承接的孝老餐厅正式营业。这个可容纳60人的公益食堂,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爱心餐,累计服务近万人次。尤其是在爱心送餐的行动中,志愿者们无论是在炎炎夏日还是零下3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始终驾驶私家车为13户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志愿者齐明的车后备箱里常年备着防滑链和保温箱,他说:“这是为了非常时期老人们也能热乎地吃上一口饭菜。”
传承精神 榜样力量
“学雷锋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肖峰的这句话印在每位志愿者的红马甲上。在他的带动下,协会从最初的12人发展到如今的760人,培育出“鹤乡暖流”“夕阳红”等知名公益品牌。肖峰本人也先后荣获“吉林好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等17项荣誉。但他最珍视的,是老人们攥着他的手说:“看见你们穿红马甲来,心里就亮堂。”
如今,通榆县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公益足迹已延伸至医疗救助、生态保护等领域。他们用无数个平凡善举,在鹤乡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正如肖峰在工作日志中所写:我们愿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让雷锋精神在通榆大地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