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彤君
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学院院长王怀宇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创作,更是佳作频出。这一切,离不开他的阅读习惯。而且,他还是长期坚持文学创作的一线作家,对读书有着不同于别人的看法。
王怀宇是白城人,他在很多文学研讨会议上提到过,白城是文化的沃土,虽地处偏远,但文学沃土一点不贫瘠。他是这片沃土滋养成长的见证者、践行者,成长缘于黑土地的馈赠。正是带着对家乡强烈的热爱,他笔耕不缀,扬葩振藻之作品有500余万字之巨,多次入选年度小说排行榜和精选本,有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法、韩等文字介绍到国外。但他写得最多的还是家乡题材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家乡3部曲《血色草原》《风吹稻浪》《芬芳大地》等。
访谈中,王怀宇提到,勤劳顽强的白城人民战胜自然,盐碱地变良田,稻浪飘香。这片黑土地使他的作品扎根于生活与人民,创作出《芬芳大地》《风吹稻浪》等主题作品。“改革开放40多年过去了,在白城各级领导和白城人民辛勤的努力下,河湖连通工程取得实效,各种水利工程都非常成功。作为农民的儿子,看到家乡的变化,感到非常欣慰,也特别骄傲。这片土地的人民,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坚守、特别能吃苦。”王怀宇说,“我写《血色草原》这部长篇小说时,第一句话就是想在这里活着,得习惯各种锤炼,这是我小说的基调。伟大的土地孕育了顽强的灵魂,作家应该深入挖掘。好的作品,也需要‘众口铄金’,金杯银杯不如作者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就是这个道理。”
王怀宇深切地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力量。吉林作为农业大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这片广袤的黑土地注定会孕育出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的优秀文学作品。近几年来,他潜心创作的《血色草原》《风吹稻浪》和《芬芳大地》3部长篇小说均发表于《中国作家》杂志,被评论界誉为“王怀宇家乡3部曲”。这一系列作品不仅展现了黑土地的百年沧桑,更记录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乡村的深刻变革。
王怀宇的新作力作《黑土大地》刚刚完成创作。在这部作品中,他以更宏阔的视野、更深情的笔触,描绘脚下这片热土的壮美画卷,抒发内心深处的浓郁乡愁。用文字记录家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让吉林的文脉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吉林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吉林形象。
墨尽迁纸意无穷,意凝笔端思涌泉。2025年“书香白城”阅读季启动,“书香”飘处,“阅”见未来。王怀宇以一名作家的情怀预祝家乡的文学朋友们勤于阅读,笔耕不缀,佳作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