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政孚)近年来,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白城市关工委、白城市教育局关工委和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的领导、部署、支持和推动下,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形成了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团结共进的工作氛围,推动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开展,助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高位部署,上下一致聚合力。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将关工委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设立4名关工委领导,聘任学院原党委书记为关工委主任,现任学院副院长兼职关工委副主任。学院将关工委工作列入工作日程,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专题研究关工委工作;认真制定关工委工作岗位职责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细则,设立关心下一代工作专项资金1万元;提高关工委领导工资水平,给予日常帮助、生活补贴和年节福利;吸引教职工加入关工委,给予职称加分奖励;有关关工委工作,均邀请关工委领导列席;关工委每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本周工作,每个月均组织活动,工作成效进一步显现;学院官网对关工委活动实时更新;关工委每年举办培训班,提高委员对关工委工作的了解和认知。形成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自身主动作为,各部门协同合作、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在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等方面护佑青少年成长,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好开展。
多点开花,开创工作新局面。在“五四”“清明”等时间节点,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课教育、清明祭扫、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校友回校事迹报告会、到中共辽吉省委旧址陈列馆和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学院关工委还承接了学院校史、校友风采录和校史馆筹备、信息搜集和文字编写工作。针对受处分学生,学院关工委开展帮教活动,定期谈心,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依托校园内少数民族之家“骄子家园”,在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活动,从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关心校内43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开展“修身、励志、劝学”活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依托“吉林西部+”高校关工委五老讲师团,进行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在全市几所高校进行巡回宣讲,围绕立德树人和服务地方经济,校地协调育人,组建团队到市里宣讲,使关工委影响力向外拓展。自2024年以来,学院关工委已举办22场活动,受教人数达2800余人,不断彰显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的工作成效。
创新招法,蓄力再创新辉煌。下步工作中,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将聚焦讲述夏尚志和赵树满等革命先烈红色故事,使青少年筑牢红色印记;继续围绕“七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十一”等时间节点,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继续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读懂中国和中华魂读书等活动,深化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党建+关工”示范岗,评选10个双荣双促先进党支部;打造立志修身读书、职业精神培育和红色文化传承等特色品牌教育;组织五老编写红色校史故事、参与课堂教学评价、专业建设研讨,年均听课评课不少于100课时;开展红色研学和乡村振兴调研等实践活动;依托白城市烈士陵园和中共辽吉省委旧址陈列馆等红色资源,打造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和非遗文化传承等活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和心理困惑学生进行精准帮扶,每年资助学生不少于20人,继续强化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培养他们的爱党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让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