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洪波)近日,2025年“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创新赋能智绘吉林”考察团成员来到我市,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调研采访。来自全国各地全网粉丝量超1亿的20余位正能量网络名人,网络文明伙伴和国际在线、中国青年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微博、抖音、快手等全国头部互联网平台的资深记者,通过直播、短视频、图文报道等多种形式与广大网友互动交流,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效凝聚助力白城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的网络共识和行动力量。
在吉林省来贝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考察团成员参观了牛粪和秸秆发酵处理场、生产车间、全自动基质生产线、水稻育苗试验大棚,看到了公司利用现代化全自动生产设备生产生物质有机育苗基质的过程,把有机固体废物进行循环利用,真正将“保护黑土地”落到了实处。
在吉林协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家来到有机肥生产车间和柠檬酸包装车间,了解到了“柠檬酸生产制造+盐碱地改良技术及产品研发服务+土地承包农业种植”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和白城盐碱地治理模式。
近年来,白城通过产业融合构建起完整的绿色发展链条,既有效治理了盐碱地,又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展现出白城在探索特色农业发展路径上的非凡魄力,为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了“白城方案” 。
科普博主沈容膝说:“我感受到东北人民、白城人民对土地的热爱,从开始对土壤的改造、到对肥料的加工、再到后期的农作物选择,体现了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
在白城天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与科研团队共建的茭白科技小院展现在大家眼前。该公司致力于改良盐碱地农作物研究,让有着“水中人参”美誉的南方茭白落户白城,同时为盐碱地农作物种植提供了新方向,更为盐碱地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有力推动白城农业迈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茭白种植,盐碱地长出南方作物了,品相也好、口感更好,我更希望茭白种植可以延伸到祖国大地所有的盐碱地上。”教育博主信之约深有感触地说。
在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考察团成员走进吉电能谷(白城)储能投资有限公司展厅,了解从基础材料制造、零部件生产到电池装配、储能系统集成,再到废旧电池材料回收利用的铅碳电池储能全产业链,感受白城在绿色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展现出的坚定决心与强大竞争力。
“我会利用互联网平台上百万粉丝的优势,向更多人去推介白城,让更多人了解白城、爱上白城。”旅行博主行者陆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