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政府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是白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报告提出‘打造生态价值转换创新区,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生态保护治理,进一步擦亮白城生态本底’的目标要求,为我们生态环境工作指明了方向。”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景利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紧扣全会部署,纵深实施“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从四方面精准发力、接续推进,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始终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在大气治理上,以细颗粒物(PM2.5)控制为主线,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臭氧污染防治与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统筹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精准禁烧管控。在水环境治理上,深化水质管控机制,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在土壤与固体废物治理上,加强土壤重点企业、地下水国考点位和畜禽养殖污染监管,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筑牢吉林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全力抓好各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持续、深入开展问题“大排查、大起底”行动,对各类问题严格实施清单化、动态化管理,全程跟踪问效、对账销号,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完善日常监管、主动发现、群众监督等工作机制,不断巩固拓展整改成效,扎实做好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各项迎检准备。
夯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部署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源头治理,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口。持续规范执法审批流程,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完善“正面清单、首违不罚”等机制,深化企业帮扶活动,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坚决守牢生态安全底线。扎实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要求,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后果严惩的监管体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科学编制“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规划引领和项目带动为抓手,落实国家、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研究国家和省级政策导向与支持方向,聚焦白城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科学制定目标、谋划项目,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为白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生态环境局会把全会精神细化为具体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开工作进展,让群众切实看到生态环境的变化、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持续推动白城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为白城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生态环境力量。”刘景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