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民宣
近年来,镇赉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开展“四互四共”活动,有形、有感、有效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群众在思想上互认共情,在发展上互助共创,在社会上互嵌共治,在文化上互学共享,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镇赉大地傲然绽放。
强化政治引领,在思想上互认共情
9月开学季,镇赉县中小学校的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迎来了第一次课余活动,参加“翰墨凝心·携手筑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展。学生们积极参与,争先勾画着他们眼前所见、心中所想的民族团结故事。简笔画、素描、蜡笔画、水粉画、书法、剪纸……一幅幅参展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感情真挚。
为建设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去年以来,镇赉县依托“同心向党、同行‘振’赉”统战品牌和“同心大讲堂”培训阵地,先后举办民族工作培训班3期、座谈会2次,开展民族政策宣讲4场次,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工作氛围。在此基础上,开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民族政策和共同体意识宣传。进一步完善拓展县蒙古族中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宣教功能,接待师生及各界人士3200人次。在全县“科普宣传月”“科普大集”活动上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宣传袋500余个。采取“集中宣与分散讲”融合、“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民族文化宣传教育活动40余次。通过“镇赉统战”公众号刊载民族团结故事、精美文章10余篇,有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强化生产扶持,在发展上互助共创
国庆、中秋将至,莫莫格蒙古族乡“乌兰民宿”正在为新推出的创新菜品和特色活动忙碌着。2022年,莫莫格蒙古族乡立足临近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申请民族发展资金建成了乌兰民宿。全村群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做起了乡村旅游,汉族大叔搬来了“铁锅炖”,蒙古族奶奶教着烙蒙古馅饼,一道道看似平常的“农村菜”,竟成了城里游客的“真美味”,每年都能给村里带来可观的收入。
近年来,镇赉县以发展民族地区生产、增加民族群众收入为出发点,积极向上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群众大力发展生产,实施了一批种植养殖生产和民宿旅游项目,有力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积极组织就业、妇联、科协、工会等部门,面向街道社区广泛开展面点、家政、月嫂、焊接等多领域的劳动技能培训,为各族群众实现充分就业、自主创业培养一技之长。去年以来,各街道、社区共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0期,培训群众377人。
强化服务带动,在社会上互嵌共治
焦凤琴是镇赉县鹤城街道庆余社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多年的乡镇工作经历使她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退休后,她主动到居住社区报到,带领着几位年龄相仿的老同志做起了志愿服务,而她领办的社区舞蹈队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演出。
民族工作也是群众工作。为深入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镇赉县积极培育志愿服务队、邻里守望团等“红石榴”系列为民服务品牌,推动民族团结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持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全县设立“红石榴”志愿服务队14支,累计开展“民族团结·健康同行”专家义诊、“一家亲”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120余次,服务群众超过1000人次。
强化文明培育,在文化上互学共享
9月15日,一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群众文艺汇演在镇赉县全民健身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全县各街道社区、民族乡村、中小学校、老年文艺团体、艺术培训机构等18个集体、上百名各族群众共同献上了一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热烈的文艺演出。这些来自基层的群众演员,将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化作浓浓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融入每一个音节、每一个动作,以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深情表达着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热爱,既完美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在镇赉县,文化活动已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各族群众在互动中增进了解、互学所长,共同成长进步,共建美好精神家园。去年以来,全县各乡镇、街道相继开展“民族共话佳节·闹元宵”“和谐幸福邻里情”“快乐交换”跳蚤市场、“全面推广普通话·共筑沟通连心桥”、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40余场次,使各民族群众在全方位嵌入中绘就了心手相牵、血脉相融,共促发展、共享繁荣的动人画卷。
如今,行走在镇赉城乡,产业兴旺、邻里和睦、文化交融、民心归聚,各族儿女正如紧紧相抱的石榴籽,以团结为笔、以奋斗为墨,共同书写着新时代镇赉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