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林 文/摄
在通榆县瞻榆镇,人们总能听见义慈小学校的音乐教室飘出悠扬的琴声。这间“快乐的琴键”音乐教室的主人,正是荣获北京郎朗艺术基金会2024年度“快乐的琴键”最佳教师称号的义慈小学校教师王海红。4年来,她在16台智能钢琴前,为200余名零基础的乡村孩子打开了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
音乐梦想的启蒙
2021年,北京郎朗艺术基金会捐赠的钢琴入驻义慈小学校。孩子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陌生乐器时,眼里满是好奇。王海红还记得第一次走进教室时的情景,200多名孩子挤在教室里,小手轻轻触摸着琴键,仿佛在触碰神奇的宝藏。
面对众多零基础的孩子,王海红创新推出了社团授课模式,挑选出对钢琴兴趣浓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集中辅导。从认不全琴键到流畅弹奏《小星星》《欢乐颂》等简单乐曲,指尖的蜕变里藏着她无数个课后加班备课、课上俯身指导的身影。她编创出“do像小矮人,sol像大巨人”等趣味儿歌,让枯燥的乐理知识在孩子们欢声笑语中被轻松掌握。
专业教学的坚守
4年来,音乐教室里的钢琴见证了王海红对孩子们的辛勤付出。她始终坚持提前一周打磨教案,根据学生接受程度调整教学节奏,对于那些学习进度稍慢的孩子,会利用午休时间进行一对一耐心辅导。
在王海红的不懈努力下,“快乐的琴键”已成为义慈小学校的“金字招牌”,甚至有家长坦言:“就冲能让孩子学钢琴,咱也愿意把孩子送这儿来。”这份认可的背后,是她对教学的极致认真。王海红还经常组织钢琴比赛、音乐会等,让孩子们在舞台上自信地弹奏,在掌声中收获成长。
教育使命的担当
作为项目的核心教师,王海红不仅是孩子们的音乐引路人,更是基金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她定期向基金会反馈项目进展情况,分享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并将基金会的教学政策转化为适合乡村孩子的教学方法。
王海红深知,要给孩子们更专业的指导,自己必须不断学习。她利用业余时间练琴、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教学培训,把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她常说:“我得先做好‘琴键上的学习者’,才能当好孩子们的老师。”她不断挑战自己,只为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音乐教育。
美好未来的期许
如今,王海红获得了基金会为她颁发的2024年度最佳教师的奖项。谈及未来,她眼里满是憧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乡村孩子有机会接触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从初登讲台到成为孩子们口中“最会教钢琴的王老师”,王海红用4年时光证明:每一个乡村孩子的音乐梦想都值得被用心守护。她就像一位“琴键上的追光者”,用爱与专业让音乐之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绚烂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