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赫/文 李晓明/摄)金秋时节,洮北大地遍野流金,处处皆是丰收好景象。
在洮北区金祥乡平顶村,连片的金色稻田一望无垠,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掀起层层稻浪。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匀速前行,收割、脱粒、装车等环节一气呵成,为秋收按下“加速键”。
“今年我种了5公顷的‘中科发5’香稻,预计每斤能卖到一块三毛五,总产量大概12万斤左右,毛收入大概十四五万元。”平顶村水稻种植户刘文广算起了丰收账。
与此同时,三合乡方家村的花生田里也是一片繁忙。花生收割机来回穿梭,一颗颗饱满的花生破土而出,整齐铺满垄间。农户们正忙着捡拾、晾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今年种了10公顷花生,去年1公顷收入1万元左右,今年预计达到1.1万元左右。”方家村花生种植户李春华告诉记者。
除水稻、花生外,洮北区传统作物玉米也在收割中。今年,洮北区粮食种植面积达234.17万亩,再创新高,其中玉米124.03万亩、水稻103.02万亩、大豆5.48万亩,为全年稳产增产筑牢了“基本盘”。据悉,从当前形势看,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28.5亿斤的目标。
科技赋能是洮北区稳产增收的关键支撑。今年,洮北区推广保护性耕作70.6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82万亩次,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覆盖85万亩,关键生育期“一喷多促”技术应用37.76万亩。同时,通过组织2400余人次农民培训、91人次农技人员下乡指导,成功培育180名高素质农民和30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让科技力量真正扎根田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