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日报微信 白城日报抖音
首页
第03版:文化广场

诗韵秋收

●罗新海

颗粒归仓,采自传元代程棨摹绘宋代楼璹《耕织图》。 资料图片

秋收,是一幅色彩斑斓、生动鲜活的画卷,展现出四时更迭中最为丰饶饱满的姿态。古代文人墨客以诗词为彩墨,将秋收的点滴绘于文字中,既有农人躬耕的勤苦汗水,又有大自然慷慨馈赠的瑰丽景色。当我们细细品读这些古诗词,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置身于一片充满收获与希望的田野。

秋收的过程,在诗人笔下化作了挥汗如雨、热火朝天的忙碌身影。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中的一首如此写道:“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该诗描绘了平整如镜的打谷场里,连枷声声、彻夜不息的劳动场面。短短几句,就写出了秋收的紧张与忙碌,农人趁着好天气争分夺秒抢收稻谷,唯恐天公不作美而误了收获,那份辛苦与急切跃然纸上。

秋收的色彩,恰似一场绚烂斑斓的视觉盛宴。在诗人的眼中,秋色不再是萧瑟凄清的代名词,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色彩交响。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的“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将秋日田野的美好图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十里西畴,稻谷飘香,槿花绽放,山果垂挂,青黄相间,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画卷。

秋收的丰景,是累累硕果,是丰盈的仓储。古人深明“仓廪实而知礼节”之理,对丰收景象多有吟咏。《诗经·周颂·丰年》云:“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丰收的年景谷物多,仓库中装入了万亿新稻粮。该诗的量词“万亿”,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不免显得夸张,但真切表达了先民对丰年的热切渴望。宋代诗人陆游在《秋获歌》中写道:“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诗人想象力丰富,将舂稻比作“捣珠”,将蒸饭比作“炊玉”,在农人的心中,粮食就如珠玉一样宝贵,它凝结着农人一年辛勤劳作的成果,不可浪费,定要珍惜。

秋收的喜悦,是农人辛勤劳作后获得回报的自然流露。从“春种一粒粟”到“秋收万颗子”,农人深知“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因而对辛勤劳作后的收获喜不自禁。宋代诗人孔平仲《禾熟》中的“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描绘了一幅闲适的画面,老牛享受夕阳的沐浴,折射出农人收获后的满足与放松。这种满足不事张扬,却惬意绵长。

农人对丰收喜悦最直接的表达,是秋收图卷里最动人的场景。“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声”“村落丰登里,人家笑语声”,请听,这是秋收后家家户户传出的歌声与笑语。“连村箫鼓谢神贶,谷黍换酒无斗升”,请看,这是秋收后村庄祭祀农神的场景,农人把酒尽兴,好不欢乐。

古诗词里织就的秋收画卷,跨越千年依然清晰明亮。它们不仅记录了古代农耕文明的生动场景,更传承着中华民族勤劳朴实、敬畏自然、乐观豁达的生命智慧,这份智慧从古延续至今,丰收的喜悦与感动也从古延续至今。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5-10-27 ●罗新海 1 1 白城日报 content_34955.html 1 诗韵秋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