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孩子都会让爸妈怨声载道:“这孩子怎么就喊不动呢?”“我都说了100遍了,你怎么就不听呢!”怎么样说孩子才愿意听,愿意改呢?
其实,不管是教育孩子还是跟成人沟通,都要恰到好处。唠叨就是一种反复、单调的刺激,无异于“疲劳轰炸”,这往往会使孩子不耐烦或逆反。孩子对唠叨的反感超出家长们的想象,家长可以设身处地为孩子想想,互换下位置,去体验去感受。所以父母一定要改变唠叨的习惯,注重教育的质而不是量。
那怎样教育孩子,孩子才愿意听呢?
一天内批评不要超过两次
第一次挨批评时,孩子一般不会感到厌烦,而是会愧疚、反省,其实这就达到了批评的效果。多次批评可能演变成反抗心理。所以一天之内批评孩子不要超过两次,不管是针对同一件事还是不同的事。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切忌东拉西扯,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翻出来。这样孩子会觉得:反正我也不可能全改了,改一个你也会唠叨别的,索性让你说个够吧。因此,父母最好直接面对当下问题,就事论事。
用表扬代替批评效果更好
对于习惯了父母“唠叨”的孩子,表扬更管用。用表扬代替批评,有时效果会更好。家长对待孩子要适当宽容,只要发现孩子比以前有一点儿进步了,都要给予鼓励。
让孩子体验犯错的后果
父母还得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体验犯错的后果。例如孩子经常弄坏玩具,妈妈可以说清楚下次再弄坏坚决不买。弄坏了自己心爱的玩具而没有替补,这是对孩子有用的一课,让他意识到因为自己不珍惜玩具,最终要承担没的玩的后果。该孩子承担的,家长尽量不要过多参与。孩子做错事如果受到相应的惩罚,就会因此纠正自己的行为。
(左 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