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姜海波 胡海学)近年来,通榆县公安局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去年以来,全县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27%,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2.9%,命案破案率为100%。
织密街面巡逻网,实现区域防控网格化。推进实施“平安巡防”工程,坚持“全警种参与、全社会联动、全时空布控、全方位覆盖”的工作方针,将城区依主干道整体划分为5个巡区,警车达到12台,警力达到36人,做到了在城内任何部位发生治安情况,巡逻人员2分钟内即可赶到。在常规巡逻的基础上,把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加油站员工等社会力量纳入兼职治安员队伍,建立全覆盖、无死角的巡逻防控网络。抽调局内30名身体素质好、政治觉悟高的年轻民警成立特勤机动队,配齐单警装备,对车站、商场、学校、政府机关等重点部门进行武装巡逻,提高处置突发、暴力事件的应急能力。年初以来,巡逻民警盘查可疑车辆320台次,盘查可疑人员130余人,检查行业场所200多家,预防制止刑事、治安案件86起,调解矛盾纠纷68件。
织密单位内保网,提高内部防范制度化。监督指导全县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认真落实了值班值宿、巡逻防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要害部位保卫、门卫更夫管理等工作机制。形成以单位内保部门为龙头,以防范力量为骨干,以技防手段为补充,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内保防控网”,使单位内部的治安秩序处于可控状态。全县重点单位、重点部门全部安装了内部闭路监控系统,提高了内部防范能力,有力地维护了单位内部安全。
织密村屯社区防控网,提高综合防控联动化。结合村屯、社区实际,在城镇推广开通派出所群防群治模式,按照城区每500名流动人口或200间出租房屋配备一名协管员,社区按每个警务室至少配备2名治安员的标准,3个城镇派出所招聘治安员235名,组成巡逻队12支,不间断开展网络化巡逻;在农村以新华镇、兴隆山镇、瞻榆镇巡逻模式为引领,健全农村治保组织,全县建立了有偿专职巡逻队和义务巡逻队、护屯队182支1532人,开展治安巡逻、邻里守望、季节性看护等活动,提高了基层群众自防和综合防控能力。
织密视频监控网,实现视频巡防高效化。全面推广“监控镜头保平安”工程,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设高清公共监控摄像头1037个,社会监控探头4668个,并与公安指挥中心实现联网。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平台对接,一点布控、全网响应的监控网格。年初以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直接破案29起,协助破案6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为相关部门提供服务152次。
织密虚拟防控网,实现网络防控现实化。为提高网安管理水平,通榆县公安机关挑选政治可靠、事业心强、熟练掌握上网技能的民警,组建了网络舆情导控队伍,配齐配强网安大队专业技术人员,形成网警牵头、全警参与、整体联动的全警触网一体化。通过安全员培训、互联网依法公开管理等手段,组建了以系统管理员、网站管理员、论坛吧主、群主等“网络安全员队伍”,有效提高了全县网络安全管理能力。同时,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净化了社会环境。
织密区域警务协作网,实现侦查打击集约化。充分利用各种警务合作平台,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跨省、跨市警务合作,有效开展打击防控工作。积极拓展警种协作内容,健全警务协作机制,向警务保障、指挥调度、信息共享、情报资源等领域延伸,真正实现“打击联动、整治联动、治安联控、维稳联管、信息联网、多边共享”的局面。在区域警务合作的大背景下,深入开展了“百城禁毒会战”、“缉枪治爆”、“飓风”、“治安安全隐患大排查”等专项行动,成功破获了系列盗窃汽车及砸车盗窃车内物品案;系列入室盗窃等一大批侵财犯罪案件;并成功打掉了一个冒充“中央巡视组”招摇撞骗团伙;破获了被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假冒商标案,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鼓舞了士气,维护了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