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平 陈武鹏
有这样一群人,一千多个日夜不停歇;有这样一支队伍,视学生安全为己任;有这样一个集体,凝心聚力保平安。提起这群可爱的人,辖区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们都会伸出大拇指说“好样的”。他们就是洮南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向阳中队的民警们。
奏好“排查管控”曲——
摸清底数,交通隐患全整改
深入辖区的各个学校,开展基础信息大摸排是向阳中队民警工作常态。他们重点检查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情况、学生接送车的车况和驾驶人资格以及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
经过近三个月的摸排工作,民警对辖区内运送学生车辆和驾驶人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对发现的改装车辆要求限期整改,并对驾驶人给予相应处罚。
在排查中发现的道路隐患和安全设施不全等问题上,从不搁置停留,任其发展,凡是能靠自己解决的当场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民警会及时将情况如实梳理总结,向上级汇报,听取意见,寻求帮助,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中。
在排查过程中,一条重要信息引起了民警们的注意。一名运送学生车辆的驾驶人长期无证驾驶车辆,运送学生往返于洮南市区与黑水镇之间,存在及其严重的安全隐患。民警经过几天的不懈努力,终于将这台车辆查获,经核实情况属实,对驾驶人李某依法予以查处。
奏好“警民共建”曲——
整合力量,学校家长齐上阵
“光凭一己之力难免身单力孤,警民共建才是一条好路子。”为此,向阳中队民警将视线放到了警校共建上,奏起了第二部“曲子”。
经过多次沟通和协调,在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下,向阳中队在辖区内的所有学校建立了由交警牵头、学校管理、家长配合的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有效地推动了交通安全网格化发展。从那以后,警校之间、警民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了,各方面信息都能够得到及时沟通。对运送学生车辆的车主而言,让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都参加到交通监管的队伍中,就如同身边增加了无数双“眼睛”,驾驶信息被“实时监控”一样。
在向阳中队民警们一系列严密管控和严格整治措施之下,辖区内校园周边的道路通行环境在短时间内已经发生较大改善。交通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不仅及时地掌握路面信息,也使民警们加强了与校方和家长们的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学校和家长的诉求,更加深了警民间的感情,对其他方面的交通管理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奏好“宣传教育”曲——
敲响警钟,宣传教育两手抓
在长期的工作中,向阳中队的民警们认识到,“防范胜于救灾”,只有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才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最佳途径。为此,民警从交通安全宣传入手,奏响了维护校园交通安全的第三部“曲子”。
对向阳中队而言,交通参与者,特别是学生自身安全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时的“顿悟”,而应该是长期的耳濡目染中“熏陶”形成的。因此,向阳中队民警在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上从不含糊,他们把宣传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限于学生,还涵盖学生家长和运送学生车辆的驾驶人。
相对于以往的停留在纸上、宣传板上的文字宣传,向阳中队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要扎实得多,他们将辖区的校园宣传工作,由民警直接包保负责。每个学校的包保民警定期走进校园,组织一些主题班会、警示教育等讨论活动,与学生及家长们共同参与讨论。在讨论中民警们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让大家站在不同角度上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们在根本上认识到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通过血淋淋的事实,让大家看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交通安全的“警钟”在学生脑海中长鸣。
此外,向阳中队的民警们还定期向学校发放宣传资料,播放一些关于交通事故应急处理的专题片,并且组织学生们进行演练,让学生们不仅学习交通安全常识,还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应用,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可以说,在“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这项工作上,向阳中队的民警可谓是用尽了心思。
几年来,向阳中队的民警们以点滴为民服务,用小事擦亮警徽。学校附近,他们在巡逻;学生课堂,他们在宣讲;放学路上,他们在执勤。他们或许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之举,但他们的一言一行,却始终守护和感染着孩子们。他们只是希望用自己多一点的努力,换来每一个家庭的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