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生民利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服务业加快振兴
传统文化与环保
“民族团结书屋”暖寒冬
图片新闻
市工商局积极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洗衣机也要定期“洗澡”
老年人买保健品要防受骗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文化与环保

 

●顾洪军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早就有深刻的认识,也是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雏形。

老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其所属的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的产物;庄子提出“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人为一”;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孟子提出“天地同诚”,“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管子提出“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吕氏春秋》中的“四时之禁”,西周的《伐崇令》,先秦的山虞、林虞部门的设置,这些都体现了古人朴素的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的思想。今天读来仍深受启发:

一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的出发点是无论保护自然,利用自然都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要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控制在自然允许和可承受的范围内,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是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因为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受到惩罚的将是人类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生物链遭受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不能平衡,最后受到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

三是在实践中不能消极地畏惧自然。传统文化说的人与自然是“和谐”而不是“妥协”,不是简单地返璞归真,回到原始状态;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可否认,应依托当代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手段,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层次和谐,使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四是生态文明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生态文明是现阶段先进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之路,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