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富林
拜读《段序学隶书嵌名联作品集》,心潮激荡。大作融联文、书法于一炉,墨畅文菁,联书并茂,给人以唯美的艺术享受,令人大饱眼福。
序学先生颇擅嵌名联,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创作,堪称嵌名联大家、名家。
嵌名联须在“命字”条件下进行创作,难度很大。嵌名分为对嵌、散嵌两大类。前人依所嵌之字字位的不同,将嵌名联分为十三格。序学先生治学严谨,奉为圭臬,每嵌必循格而行,且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家住嫩江观水月 风摇红叶赏秋山(赠罗家风)。对嵌。所嵌之字在上下联的句首,称为鹤顶格。笔妙春光永驻 世兴文苑昌荣(赠李永昌)。对嵌。字位在五,称鹤膝格。景泰时和歌大有 龙腾虎跃庆长春(赠王景春)。定位散嵌。字位上首下尾,称魁斗格。道德文章承孔孟 琪媛笔墨傲王孙(赠孟琪)。定位散嵌。字位上尾下首,称蝉联格。瀚海金刀如意 文坛才笔生花(赠鄢如才)。雪咏梅香更万象 燕梳柳韵又一春(赠朱万春)都是非定位散嵌,称碎锦格。
在修辞方法及创作技巧上,先生揽比喻、夸张、隐切、借代、双关、排比、嵌字、析字、叠字、炼字、谐音、歧义、两兼、缺如、用典、列品、转类、重言、飞白等各种方法、技巧于胸,并匠心独运、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创作,并蔚成风格。撮要说来,可抽象为以下十二个方面:
以歧义造境——如赠白岩松之联“清风岩上题唐句 明月松间读汉书”略去主语,任“清风”题句、“明月”读书,则更显别出心裁,寄意高远,出人意表,饶有兴味。“墨海畅游矜笔意 梵山陟览乐禅心”(赠苗畅陟)一联,一写书,一写乐——“墨海”矜“笔意”,“梵山”乐“禅心”,不啻一幅情趣图。
以实虚相对——如赠方留聚联“留其刚正铸风骨 聚得廉明养浩然”之“风骨”对“浩然”,“风骨”明,“浩然”晦,乃实虚对、明晦对。
以重言双嵌——如赠布和联“布谷声中催布谷 和风村里尽和风”是一个单名联, 然先生姓、名两嵌,双双重言,前后照应,平实流畅。
以双名炼健——如“泼墨化文锦 吟诗修正德”炼王化修先生之名“化修”二字成健字,“泼墨”因濡而“化”,“吟诗”缘思而“修”,锤炼精到,不落窠臼。
以谐音化义——如赠陈亚春联“人出冠伦能大雅 春为年首敢超群”以“雅”代“亚”,赠张雨海联“清诗歌禹甸 学海润书田”以“禹”代“雨”。
以口语入联——“三春柳韵溪边绿 一枕荷香径外红”(赠李春红)、“春天大讲春天故事 盛世激书盛世华章”(赠刘盛春)、“和善心中起 才华笔下生”(赠傅和才)等等,都十分口语化。显见都是即席击节、率性吟成之作,然明丽浑然,平实妥贴,不着痕迹,朗朗上口。
以典故布局——如“仪子建才才联翰墨 谱洪波曲曲效阳春”(赠张建波)上联典衔曹植,下联故关沫若,兼摄阳春白雪故事,同时以叠字递进,兴味盎然。
以随机叶律——先生以联定韵,当今则今,当古则古。如“智光泽梦笔 慧海济书林”(赠马智慧),“泽”古入声,然这里作平以叶律;又如“美颜常伴红梅韵 茉莉时牵翠竹风”(赠丁美莉),“竹”今韵平读,但古韵入声,所以用来作仄以叶律。
以警句入联——警句格言对人的言行有警示、规范作用。先生常以警句入联,如“长安莫忘危难处 胜算亦防失误时”(赠刘长胜)。随喜心常泰,无争品自高(赠隋喜)都是以格言警句入联的例子。
以制迷隐嵌——先生以字谜隐嵌人名于其中,颇堪咀嚼、玩味。如“东临一阜地 火燎半边林(赠陈杰)。此联上下联各为一个谜面——“阜”本指土山,后用作偏旁通“阝”。“阝”加“东”,即是“陈”字;“灬”本读飚,指烈火,《集韵·果韵》:“火,或书作灬”。“灬”加“木”即是“杰”字。创作方法上融“隐嵌”、析字于一炉,堪称立意曼妙,想象奇妙,制谜巧妙,属对精妙。
以联彰文气——如“智也 怀才如典卷 美哉 含秀似清荷”(赠朱也智)一联,“智”承“典卷”,“美”仪“清荷”,涵盖着对学问的钦羡、对才华的尊崇和对清高的仰慕。“心静则明如素雪 德馨斯远若红梅”(赠张雪梅)一联,上联以雪状心,蔚成禅境。下联以梅媲德,张扬精神。这种文人联不啻作者之自况,彰显出作者自身的文人情操、禀赋、气质。
先生所撰“绿野迎春莺啼序,文坛沐雨蝶恋花”一联,获“2015羊年楹联征集活动一等奖”。此联嵌词牌名,序谐春首,雨润妍花,自彰文气,巧夺天工。
以联开教化——寓教于联,是先生一贯倡导的创作理念。如“清风满袖 秉浩然正气 友爱入怀 养博大胸襟”(赠岳清友)。此联以两个流水句成联,乃反腐倡廉话题,是正能量的直接体现。又如“东音歌舜日 平调颂尧天”(赠李东平)。此联出句“东音”对“舜日”、对句“平调”对“尧天”,先句内自对复成联对,歌颂太平盛世,充满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再如“一袭史记知前世 半部雄文解后人”(赠王一知)。“求谛行千里路 寻真读万卷书”(赠李求真)。此二联均为励志之联。其中赠王一知联构思巧妙——一知先生字半解,与其名合起来成“一知半解”,此联将“一知”嵌入上联,将“半解”嵌入下联,全无斧凿之嫌;赠李求真联则采用脱化法对成联略加增减,顿成佳构。
先生有一副自勉联,读来耐人寻味。“四序伴诗联翰墨 六如恋学海书山”乃先生离岗后生活、心境并追求之写照。此联兼摄自对、隐指二法,句内对而后联对。“四序”者,春夏秋冬四时也。六如者,佛家梦、幻、泡、影、露、电之谓也。唐寅晚年礼佛,号六如居士。唐寅长诗、文、书、画,先生把来自况、自勉——乃先生“研诗联习翰墨明心见性”一语之绝好注脚。
联品如人品,见联如见人。先生是崇尚古人“修辞立其诚”,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中和大师。面对嵌名联创作每每涉及的人物介绍、评价、寄望、激励等问题,他总是能于体物状人中“随物赋形”、因殊而异,努力达成自己与创作对象“物我”之间情性方面的默契,在“物我无间”的基础上探骊得珠,创作出实事求是、铢两相称、迁想妙得、沉思翰藻之作。先生之联,属对工稳、不欹不拗,结句精当、不拼不凑,用语中和、不温不火,人联相称、不谄不矜。这八句话,乃即先生联文之风格。这种风格抽象到最简约,那就是一个“我”字——唯其一“我”,方见个性——这同先生书法独成自家气象一样。读者尽可从中感受到先生的道德修养、学养积淀和审美情趣。这是我们应该认真体味和学习的。
序学先生游庠、徜徉联坛凡数十年,已创作逾千副楹联作品,一如永昌先生发端所说,乃德艺双馨、深孚众望的诗词楹联作家兼书法家,白城十佳文化名人。先生以传承国粹、繁荣文化、服务桑梓、提挈后学为己任,击节吟唱、自娱自乐之余,以博爱之心创办了群众性文化艺术团体雅集轩,免费办学数百场,教化同侪数千人次,先生周围,围拱着一个人数可观的诗词、楹联、书法作者群,先生之道德风骨,着实令人钦佩。先生好联多多,以上所举区区三十,更兼时间关系,实乃以蠡测海、由管窥豹,难达其万一。更何况笔者水平有限,功力不逮。先生已年届八十,仍春秋鼎盛,精神矍铄,一腔豪迈,满腹经纶。先生的艺术人生正长、艺术之路正长。这里请允许我化用叶帅的两句诗,正所谓“傲啸穹窿家国情,黄钟大吕醉韶声。遏云莫道黄昏颂,满目青山映日明。”
恭祝先生福寿康宁,艺术之树长青!
(本文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名诗词作家、文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