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境在联 品在墨
黄钟大吕醉韶声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6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境在联 品在墨
——《段序学隶书嵌名联作品集》序
日前,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白城日报社在市博物馆联合主办了段序学先生隶书嵌名联书法作品展,共展出段序学先生不同时期精品力作百余幅。图为段序学先生(前右一)向参观展览的领导和群众介绍书法作品。
序学自题鼎足联
三生尊孔孟儒风 四序伴诗联翰墨 六如归学海书山
赠王占顺
占地占天知物象 顺情顺理好文章
赠王雪梅
春归雪柳洮河畔 诗在梅花烟雨间
题王一知
一袭史记知前世 半部雄文解后人
赠白岩松
清风岩上题唐句 明月松间读汉书
赠曲长波
播雨耕云长展志 扬波驭浪永开心
赠王雨田
红梅香焕三春雨 洮水犁开万顷田
题《绿野》文学杂志
春归绿野莺啼序 雨沐文坛蝶恋花
赠于希文
骚人笔墨绝希世 道德文章不染尘
赠张凤林
凤翔艺海乾坤大 雨沐诗林岁月长
赠张建波
仪子建才 才联翰墨 谱洪波曲 曲效阳春
赠李彤君
彤云铺就人生路 正气蔚成君子风
 

●罗雁鸣

编者按

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白城日报社联合主办了段序学先生隶书嵌名联书法作品展,举办了艺术人生主题座谈会,并举行了由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段序学隶书嵌名联作品集》首发式。现本报刊登罗雁鸣为《段序学隶书嵌名联作品集》所作的序《境在联 品在墨》,马富林的文章《黄钟大吕醉韶声——刍议段序学先生嵌名联创作技巧及艺术风格》,以及部分段序学先生隶书嵌名联作品,以飨读者。

南朝刘义庆编著了一本传世奇书《世说新语》。其中《名士论》一篇颇有意味,文章援引晋代一位叫王恭的刺史所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意思是名士不一定非要有超众的才华,只要得闲之时能够痛饮美酒,再在平日里熟读屈原的楚辞《离骚》,这样的人就可以被看作是名士了。那么,照此说来,在我们身边首先称得上半个名士的人倒有不少了——他们能“痛饮美酒”,但能够熟读《离骚》的却还不多,所以完整的名士仍是不多。

得知段老要出版一本《段序学隶书嵌名联作品集》,欣喜之余突然发现,这不就是当今名士吗?王恭所言“熟读”而已,“熟读”都能成为名士,那么对于一位文采华章、精研翰墨、驰骋文坛的段老来讲,成为名士岂非绰绰有余!而且在美酒面前虽不能豪饮但痛饮应该是没问题,因为所即“痛饮”却痛痛快快之意,并无量的要求。段老,真名士矣!

我和段老作为忘年交,主要是在书法艺术上的情投意合,而且时有数年,相互间都十分了解,平时无话不讲,沟通很方便。这次段老决定出版一部楹联书法作品集,自然可喜可贺。而段老却嘱我为该书作序,这使我颇感惶恐。段老原本德高望重,为人义薄云天,我在他面前只能高山仰止,何敢随便评说!然段老之嘱又如尚方宝剑,必须落实。因此,只能权作我向段老学习的一篇文章体会,如此我心稍安。

其实对于段老的成功,决非仅仅在于他如何能撰楹联,如何能写书法,那都是外在的东西,而真正支配这些成果的根源则是他那一贯的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懈的探索精神和丰富的知识结构。《老子》的核心是“无为”,即一切顺其自然也。只有遵循“无为”才能做到心态平和,宠辱不惊。古人云:“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在”,段老深谙此理,是正确的宙宇观决定了他的人生之路。这样的路看似平淡无奇,然其中则蕴涵着对世界大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他正是凭借对艺术的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以及他的人格力量,几十年来为家乡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任白城日报社社长期间,利用报纸这块阵地,积极生动地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广泛宣传和推介白城文化成果。而退休后仍然发挥余热,由他一手创办的白城文化沙龙——雅集轩,已在白城产生深远影响,为此,他被白城市文联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在2012年被中共白城市委、白城市政府授予“白城十佳文化名人” 栄誉称号,真是众望所归呀!

说到段老此次出书,我通过先睹他的原稿,相信此举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而为之的。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他多年来陆续为各界好友(或曰名流)撰写了几百副嵌名联,此书遴选了180余副,看来已颇具规模了。而且段老的这些联语绝非游戏之作,很多作品有着高度的思想水平和艺术境界,这无形中体现了一个难字。特别是一个人的名字在幼时起名时有多少家长关注日后能否容易组成嵌名联?结果就是这些似乎“天然”随意的人名,经过段老的一番奇思妙想,演绎成了或醒世箴言或诗情画意或催人奋进的妙语佳联,可见作者之匠心独运。二是段老将上述楹联以书法形式出现,无疑又增加了一层难度。说到楹联书法,早已是书法创作的一种传统形式而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中国书法家协会以及国内很多民间组织也经常举办楹联书法比赛或展览,可见人们重视程度。而段老的楹联书法又高一层,高在所写内容为自撰。书法界历来提倡书家自撰书写内容,这是对书家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但又谈何容易?据说中国楹联学会也要求楹联家要做到联墨双馨。而在实践中真正如段老这样联墨双馨者实在不多。一种艺术成果的取得都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段老的楹联书法也不例外,是心血与汗水的结晶。所以在嵌名联中被“嵌”者都应衷心感谢段老的一片苦心。

说到段老的书法,我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的书法以行书和隶书见长,其隶书初临汉碑以固根基,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令其用笔、结体渐进佳境。又经多年打磨,使其隶书卓然自立。细赏之,其用笔正侧互补,凝险相依,结体方整,章法紧密。从字形外观看,其方整似显呆板,但恰是这方整之形保护架构过程中的奇巧灵动乃至峭拔之姿。否则所有灵动、峭拔必落入轻滑、浮躁之弊。笔者亦常拜观段老亲笔挥毫,其情神自若,不慢不疾,入笔从容,落墨果断,非胸有成竹,不轻易成章。故段老每创作一件作品,皆体现出意在笔先之妙。总之,他的书法已形成了一套属于他个人的创作路数与挥写特点,从而具备了有别于他人的艺术个性。

段老此次结体出版嵌名联书法集,可谓全面而又集中展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书法披肝沥胆、心摹手追的光辉成果。我们都愿同段老一道分享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自然,在该书付梓之前,经段老允许,笔者先观赏了他的楹联大作,不禁感慨良多。首先,在书法创作上,楹联的书法难度较大,因其字数较少,又深受格式之限,所以每一笔每一字都要做到一一过关,来不得半点马虎或懈怠。这就要求书家在创作过程中,精力既要高度集中,心态又需相对平和,以如歌如画、潺潺流水般心境缓缓写来,方可收到预期效果。其次,在书法形式、章法上要惨淡经营,长联可写成“龙门对”, 短联可写成“瑶琴对”, 一般联可写成“联对” 或“联式屏”。 书写楹联的书体、章法、题款、钤印等如何处理,都需经过书家独具匠心的安排。自然,段老对上述两方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全,无论长联还是短句,均安排得各就其位,绝无牵强附会之作。即使对如何钤好名章、闲章,都是经过反复权衡,以最佳位置盖出最佳效果。总体看,这些作品确有清新、隽永之意味,优雅、冲淡之风度,故而十分难得。书法是什么?说得动听些是美化的汉字破阵,艺术的黑白构成,心灵的点面聚散和情感的线条流动。其所以如此博大精深,正是出于这种玄妙之处。段老这批嵌名联书法之所以写得这般精彩,除却其潜心于艺术的崇高境界外,更有其对楹联书法的深入研究和长期实践,从而做到联墨合璧,相得益彰。进言之,段老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高手,令人钦佩。

“青山有约常当户,秋水为神不染尘”,以苏轼诗境观照段老其人、其联、其书都让人深感暗合。作为一个书家,只有心如秋水般明澈,青山般安稳,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在书法创作时常有一种庄严感、光荣感和自信感,于是在挥翰时才能意气风发、情志昂扬,做到神乎其技,游刃有余,创作出让人赏心悦目的好作品。

人说“大德必寿”,我们在祝贺段老新著闪亮面世的同时,还要衷心祝愿这位联墨双馨的老先生健康长寿,壮心不已!

(本文作者为白城市文联原副主席,著名书画家、文艺评论家)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