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赉广播电视台记者 王志华 本报记者 汪伦
 过年了,在城里,人们都在紧张的忙碌着办年货。而在农村,为了欢度这个中国人心目中重要的节日——春节,他们也开始张罗了。这不,记者来到一户农家,看到村民围坐在炕上包豆包,有说有笑,好不热闹,亲眼目睹蒸豆包的全过程,提前品味年味的芳香。
 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记者来到镇赉县到保农场二分厂,在一户农家炕上,50多岁的李玉清大婶和几位前来帮忙的邻居正一板一眼地包着粘豆包,边干活边唠起家常儿,笑容里露出节日的喜悦。
 村民谢亚明说:“现在亲朋好友都在城里上班,什么好吃的都吃过,可到了年跟前儿都想吃农村纯天然的粘豆包,一般年轻人都不会做了,这是从老一辈那传下来的手艺,我们到年跟前多做出一点,然后,分给大家品尝品尝。”
 记者亲身体验了李玉清大婶蒸粘豆包的全过程。蒸豆包,讲究豆包的馅。蒸豆包最好是豇豆馅,色泽暗红,口味绵软,大锅烀熟,一攥一个小团。透过粘豆包的色泽,就能看出豆包的质量。蒸熟后,豆包的皮由白色就变成了黄色,好的豆包弹性极强。
 已经蒸出几锅粘豆包的李玉清大婶告诉记者,小的时候,生活比较艰苦,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馒头,如果再吃上粘豆包就是太幸福了。现在生活好了,粘豆包平时也能吃上,为了过年这个习俗,邻居们都愿意在过年之前蒸粘豆包,每家至少都要蒸上三四锅,除了当天吃一顿以外,其余的都冻起来,以后随吃随拿,一直吃到出正月。过年就得吃粘的,取其谐音,这是老辈人留下来的传统。
 李玉清还说:“我做的豆包挺好吃的,亲朋好友到我家来,都想尝尝我蒸的豆包,不是我自己吹,我在这屯子做的豆包得说是一流的,我想把我的手艺传给我的子女,让他们发扬下去。”
 来家里帮忙的人多,一蒸就是几十斤的粘豆包,那情景热闹温馨,在众人的忙碌下一天便完成了。人们一边包粘豆包,一边唠家常,融融乡情使冬天不再寒冷,也把浓浓的年味揉进豆包里,这年味更浓了。